从本篇开始,我们将使用之前的一些结论来对BTC、EOS和KEY三种通证做一个估值实例分析。因为我是这三种通证的深度使用者,所以比较有把握讲清楚,像ETH、TRON、ONT、BNB、HT等也是很好的项目,值得研究的项目,但持有或使用不多,分析起来就比较费劲,难免有班门弄斧的嫌疑。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有的分析只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体系下,不保证正确,更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风险很大,尽信不如不信。
1、关于BTC价值的基础判断
BTC无疑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其是目前唯一具备完全信用价值的通证,是一款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的通证。BTC上承载的价值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从时间维度上讲,BTC从2009年正式诞生以来,到如今已历经十个年头。他算是所有通证的鼻祖,正是有了比特币才有了区块链概念,随后有了公链概念,进而有了通证概念。作为创世通证,十年里,BTC所累积的影响力是无可比拟的,每一个炒币的人可以不知道很多币,但很少有不知道BTC的。这种长时间的影响力,会蜕变成信用价值的一部分,进而成为货币进化的重要基础。从成本维度上讲,BTC网络拥有最多的算力,最多的节点,一方面代表了其是最去中心化的,最具有天然信用属性的通证,另一方面,工作量共识机制下的BTC网络运行,也使其成为了最昂贵的区块链网络。从产品维度上讲,BTC不仅成为了区块链的先驱,也史无前例地创造了挖矿产业,随之而产生的矿池、矿机还有挖矿企业,使其不仅在线上,而且在线下都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发言权。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算力、节点仍然会持续增长,BTC网络正常运行的安全系数将呈无限大,其所带来的信用价值也就难以估量,反应到BTC的流通价格上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数值,具体多少,我不太敢说,怕被打。总之,比现在要高很多。
2、万物极致便成妖
我对于比特币的认知是有反复的,在2016年刚接触的时候,就只知道比特币,比特币作为一种全新的事物出现的时候,你就自然而然地将其归结为稀缺资源。2017年的时候,区块链兴起,第一次觉得比特币没那么先进,随着新一代公链ETH、EOS的相继出现,你会发现,同样作为区块链的一种,能应用、转账还快的EOS们好像要比比特币强很多,反而就没那么看好比特币了。到现在,我猛然发现,BTC就像一杯老酒,越陈越香。现如今,比特币的算力已经达到42.64H,而这些算力代表的是众多矿池和数以万计的矿机,在巨大的运行成本面前,想使坏那就只能呵呵了。没有任何一种通证能超过比特币的算力,也就没有任何一种通证能复制比特币的成功,区块链众多,但比特币只有一个。
3、51%算力攻击悖论
双花是笼罩在电子支付的一层挥不去的阴影,在以往的经历中,防范双花就必须花费成本建立费用。但在条条框框的规范下,就难免失了自由;作为电子支付的使用者,也难免为信用成本买单。比特币用一种各直接、更公平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一开始比特币没有被扼死,那么发展至今的比特币将永不会被扼死。我们经常会说比特大陆占据了超过51%的算力,但掌握51%算力的比特大陆必然是比特币价值升值的最大受益方,若主动双花导致比特币信用坍塌,由此造成的损失最大受害方依然是比特大陆。51%算力攻击似乎永远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
4、用通证的信用价值属性来理解比特币的价值
比特币网络上很难部署智能合约,其昂贵的转账费用也不允许产生频繁交互,所以我不认为比特币拥有实在的实用价值。如果不考虑实用价值,我们只需要分析其信用价值。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曾叙述过,通证的信用价值来自于运营主体以及其所做的加强公链本身的工作。比特币的运营主体包括两部分一种是数以万计的节点,我们叫其运行主体;另外一个是负责开发增强比特币网络基础设施的组织,我们叫其开发主体。运行主体带来的是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其体现的信用价值会随着节点的增加越来越大,而开发主体带来的是比特币的功能性增强,其体现的信用价值会因工作成果的落地获得增强。那么在节点不断增加,开发不断进行的情况下,比特币必然会越来越值钱,至于现阶段值多少钱,或许研究一下比特大陆的规模和估值是个不错的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