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五章导读(二)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五章导读(二)

作者: 月光下的筱儿 | 来源:发表于2023-03-14 12:34 被阅读0次

题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P121-125】(二)

字数:1758

日期:2023年03月15日

3.11:请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P121-125】思考:

1.怎么判断一个问题是“基本问题呢”?请判断下面那些问题是基本问题?

1). When did the story happy?

2).How did the writer attarct the readers?

3).How to develop a good habit?

4).What is art?

5). What is an attibutive clause?

6).Is it necessary to learn tense?

首先要看这个问题是不是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来回答,这才是关键所在,其目的是激发思考和探究,激励揭示更多的问题,包括能让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不只是给出标准答案。这些问题涉及范围广,充满迁移的可能性。

其次,探索这样的问题,能够使我们揭示某一话题的真正价值,如果不这样,这价值就可能会被课本中的浅显讲述或教师的常规授课所模糊掉。我们需要超越借助单元事实即能回答的问题,去探索那些突破主题界限的问题。围绕这样的问题来架构学习将促进深入的、可迁移的理解。

结合以上阐述,我个人判断2.3.4.5.6是基本问题。(自己理解有限,不一定准确。)

2.基本问题中“基本”的内涵有几种,分别是哪些呢?您能就其中一个内涵举例说明吗?

通过阅读书籍,我发现基本问题中“基本”的内涵有四种:一是指在我们一生中会重复出现的重要问题;二是指某一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探究;三是学习核心内容所需的东西;四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特定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者。

在和孩子们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问:你准备当一名怎么样的学生?我个人感觉这就是会重复出现的重要问题。它会促使我们不断思考:究竟当一名怎么样的学生?

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它是符合第一个内涵的,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问题的答案又不是标准的,可以引导孩子拓展话题,延伸相关的知识。

3.判断一个问题是”基本问题“的六个指标是什么?这六个指标能对应理解的六个侧面吗?

判断一个问题是“基本问题”的六个指标是:

一是真正引起对大概年和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二是激发对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热烈讨论、持续探究和新的理解;三是要求学生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权衡证据,论证自己的想法和回答;四是激励学生对大概念、假设和过往的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持续的反思;五是激发与先前所学知识和个人经历的有意义联系;六是自然重视,为迁移到其他情境和学科创造机会。

理解的六个侧面是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

这六个指标应该能够对应理解的六个侧面。由于对六个侧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这里阐述不清楚,但是,我感觉这六个标准应该可以对应理解的六个侧面。

3.12:请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P125-128】思考:

1.使用“基本问题”的六个指标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注意这些?

仔细阅读以上几页,我在本书第125页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使用“基本问题”的六个指标时需要非常谨慎。要注意它们指的不是问题本身的任何固有特性,而是其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我们所接触到的问题看是不是基本问题要归结于提问的目的、受众和影响;作为教师,你想要学生用这些问题做什么?你的目标是让学生想起唯一正确的答案?

之所以要注意这些是因为这六个指标明确了对于基本问题的目标要求;必须是能够促进探究,引起深度理解,引发新问题。

2.为什么辨别“基本问题”时不能仅注重表述形式?

我们在辨别“基本问题”是不能仅注重表述形式因为以下原因:

一是关键不在于措辞是否符合要求,而是在整体的设计中,学生们是否清楚他们要做的探究工作,这样的问题即使表述措辞不够华丽,只要能说明问题,也可以是“基本问题”;二是如果问题引起的学生思考与不同反应,最终并没有对教学的走向以及任务的设计有任何影响,那么这样的问题尽管看似开放,却也不能看成是“基本问题”。

3.技能领域有“基本问题”吗?为什么?怎么来架构呢?请举例论证。

通过阅读课本,我发现128页有对这个问题的部分解释和阐述。总结归纳如下:

技能领域有“基本问题”因为每门课程都有它的大概年,而大概念是所有技能掌握的基础,考虑这样的问题是流畅的、灵活的表现的关键。

基本问题可以围绕与有效技能学习相关的四个大概念类别来架构:一是关键概念,二是目的和意义,三是策略和战术,四是使用情景。

书中举例为:对于任何涉及挥动长柄物体的技能的体育项目,如棒球、高尔 夫球、网球,关键概念包括力、力矩和控制。因此,为了探索这些概念,我们可能会设计一个问题,如“力矩是如何影响力的”我们可以提出问题“你怎么用最大的力去打球,同时又不失去控制呢”,以帮助学习者制定摆动动作的有效策略(便利如:眼睛盯住球,击球的姿势)。第三个问题与情境相关:“我们什么时候应该轻轻地摆动?”

相关文章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二)

    这本书读得很慢,前面毕竟还是比较枯燥,加上翻译的缘故,长句子和修饰的词语造成了语义的艰涩,需要大力地用脑去前后联系...

  • 追求理解的写作教学设计

    今天下午参加老魏导读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其中关于理解的六个侧面颇有启发,联系到写作教学,于是有了一下认识。 ...

  • 2022-01-27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笔记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2020/03/07 终于把《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啃完。这本不足三十万的书,天天看,却看了将近...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1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前言讲到,对于首次接触这本书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你将接触到的理念方法,其中很大一部分与你当前的所想所做是一致...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压力特别大,好多的名词我不是很理解。看的时候特别吃力。《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从...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因为一时翻错书页,这一章我是在读了第11章之后倒着看的,好像没有联系,又好像有联系,努力让自己回顾,以便更...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本书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明明记得翻到了第十章,怎么错乱到了第十一章了呢?好吧!那就啃啃这一章的内容呗! (一) 印象最深的一段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五章导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tk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