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的和谐相处,是我今年的最大成长。
2018年,因为备考的原因,我几乎有90%的时间都在家里。因此复盘的第一件事,我要说的是我与家人的关系。
自问我一直以来是一个孝顺的女儿。而今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在于我真正开始懂得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有天我和男朋友聊起父母的话题,引起了我对父母感情的一阵倾诉。在我这大半年的备考过程里,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想要全心全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肯定少不了别人为你全心全意的付出和成全。
我妈就是这种甘心为了家庭的人,有时候我复习,起床就是看书,中午吃我妈做好的饭,下午看书,晚上吃饭,睡前继续看书。几乎就是我妈把我的生活供给都安排好了。有了她的付出,让我可以全身心做自己的事。
由于爸妈的工作原因,从小我就没有和他们生活,直到他们退休之后回到广州,之后的时间里我读大学、工作,和他们相处的时间从来都没有好像这一年的那么长。是的,正如很多人能想到的那样,我也发现父母老了。他们老了,很多时候真的就像小孩。要人哄,容易发脾气不讲理。于是我开始尝试,去满足这两个老小孩。其实人嘛,无非还是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人老了,也原意回想以前的时光。于是每到晚上吃饭的时间,我就会找些他们小时候或者年轻时候的话题去问他们,比方说他们小时候的生活和我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差别,他们总是觉得我不知道旧时的事,会很起劲地跟我“教育”上一番。当然我也确实听得很起劲。最好还是往好玩有趣的事问去,总能谈笑风生一番。
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事感兴趣、上心之余,还要多点留意、并且参与他们感兴趣的事。就像我爸是个动作电影迷,那些打斗场面越轰烈的他就越喜欢,所以隔三岔五的我就留意一下有没有那种枪林弹雨、飞机大炮满屏的电影,和两老一起去看。再者就是陪他们看看足球赛,一家子冲着电视大喊大叫其实还蛮过瘾的哈哈。实在是没时间的时候,我就给他们买好电影票、音乐会(例如许冠杰)门票,甚至给他们报一个两天一夜周边游的行程,出去走走看看,他们真的会像小孩那样高兴得偷笑。明年的目标之一,我要和他们一起去旅行。
在我和我妈相处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经常会引发矛盾。我妈是洁癖加完美主义者,她打理家务总是按照她的方法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样下来,她经常会很累,要做很多繁琐的事。以前有时候我想帮她,她总是嫌我做得不够好,不符合她的标准,于是还情愿我不要去做。但作为家长,这一点其实不太好,如果我还小,我一定会被纵容得什么都不会。事实上,只要她好好地跟我说清楚一次她的要求,我还是可以按照她的标准把事情做好的。所以,有空的时候,我也会向她拜师,做两道菜,煲一味靓汤。我绝对要说,我妈真的是典型的广东好女人,煲得一手好汤!特别像药膳汤。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来找我,我可以问我妈要食谱啊哈哈!
懂得忍让以及倾听,也要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除了和爸妈的相处更好了,我自觉与其他人的感情也有持续增进。特别是几个表兄妹之间,不是亲兄妹更胜亲兄妹。我的性格是比较内敛的,说话少,倾听得多。也可能正是因为我原意倾听,使得姊妹、朋友,都信任我,愿意和我交心,把心底的脆弱和委屈说给我听。
和男朋友相处一直以来也有不少障碍。和他异国恋5年,中间还经过分合,让我明白如何才是有效的了解和表达。虽然电子设备沟通很方便,但人的语气和表情是文字很难精确传递的,即使是视频,当然也始终不及面对面的沟通。特别是意见不合生气吵架的时候,不让自己的情绪继续恶化,深呼吸一下,去想想对方那样表现的缘由。
说父母变得爱发脾气了,确实也是真的,特别像我爸那样年轻的时候习惯了管人,威势与霸气十足的,有时候他还爱讽刺人。我是出了名的脾气好,今年还是继续有长进。我知道人有脾气都是有原因的,花点时间去了解他们背后的原因,比一时意气用事回怼过去绝对要好得多。但人不是垃圾桶也不是出气筒,脾气受得多也会HOLD不住,有一次我爸小题大做地又嚷嚷起来,原本准备好吃饭的我气冲冲地回房不再搭理他,让他知道我对他的不满,也终止了他继续说下去。
链接、赋能、谦逊、真心付出
“赋能”这个词是我在认识了永澄老妈子之后才知道的。性格内敛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缺点。虽然学生时代曾当过各种干部,当过各种组织中的枢纽,但我其实一直更享受独处或自我学习的时间和过程,也觉得凭自己的努力,不用“靠别人”也可以做出成绩。然而这并不是赋能的对立面。
年中复盘的时候我写道,要赋能,自己先要有能。也许现在的我还没有多大的能量,但我可以通过把身边各种点点光热链接起来,同时也照亮自己。
暑假的时候加入了一个与艺术管理专业相关的群,之后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已经进入酷狗工作的前同事发出了一个与音乐项目有关的问题,我就把他拉到群里去,结果引发起4小时热论为他出谋划策。后来还有一个师妹成功去了酷狗实习。
其实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没有想太多,就是觉得如果能帮上一点忙也是好的。而且自己也还有太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同样是暑假的时候,大学时期的老师正在排练一个音乐剧,我本来抱着学习锻炼的心情自告奋勇的加入,作为舞台监督参与了他们的筹备和负责音控工作。没想到老师大力地向领导推举我,最后还得到了报酬。
没有一点“防备”而获得回报,让我更加相信,这一点点小能量的连结和投入,也能汇聚成一片星光。
想想我能为大家做的事还有这些:
关于音乐的问题都可以找我讨论或提问,特别是乐理、音乐史、音乐剧、钢琴、声乐的内容,即使我自己解答不了,我也一定能帮你求得答案!
孩子学音乐特别是钢琴的父母们,我可以帮你鉴别老师靠不靠谱!
艺术类项目如表演或展览,需要策划和执行找我!
想一起练习英语、德语的小伙伴找我!
想一起讨论管理学的找我!
想学煲汤的找我!
还有经常需要出外住酒店的伙伴,可以找我预订全国各地5星级酒店,能有从几百到一千多的优惠哦!
结构化思维、语音输入、以教为学 ——助我成长的好帮手
要说到今年最大的作品声音,应当要数我几十份幕布整理的复习笔记了。在啃罗宾斯的管理学的时候,障碍之一就是外国人的思维逻辑与中国人的差别。而我的笔记基本上就是用了黄金思维圈的逻辑去整理的,不管什么思维逻辑写出来的内容,几乎绝大部分都可以整理成黄金思维圈的结构。更重要的是,有了结构化的思维,在学习任何内容的时候,都会去主动地发掘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疏通逻辑的过程中,其实恰恰是记忆串联的好途径。再加上使用幕布可以很方便地生成结构图,而结构图一层层打开的过程,恰恰也就像是记忆打开的过程。
除了管理学,还有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政治、英语,所有的笔记都是用幕布生成的。突然有一天,种草群里面剑飞老师分享语音写作,看到各位伙伴热火朝天地讨论语音写作的巨大魅力,我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语音输入这个宝一样的工具。于是,在大家都在用语音进行万字写作的时候,我默默地用语音输入做起了我的复习。在用语音输入之前,我每天都是敲呀敲呀敲的,大量的资料从书本整理成电子笔记,不得不说真的挺费时间。语音输入对我来说简直不要太友好,整理的时间一下就缩短了,然且还能把内容通过语音播放反复收听。虽然我还没有创造出万字马拉松那样的壮举。。。哎不是,我感觉我的笔记也应该有万字了吧。。。
为了检验复习效果,我用以教为学的方法,把男票当成小白鼠,给他讲音乐史。由于我所背的内容,都是高度概括,十分简练又枯燥,所以在“讲解”不能等于“背诵”,而是要更加详细。第一次讲解的时候并没有准备,而是跟着记忆点走,由此检测出自己到底有哪些点是记忆不牢的。在后来几次的讲解当中,为了使内容更加丰满,额外还要添加解释的内容。热切欢迎对音乐史和管理学有兴趣的伙伴来帮我检测复习效果哈哈!
身体锻炼,不在“瘦下来”的果上努力
今年的目标之一是身体锻炼,年中总结的时候说过,由于体重减轻是看得见、量得到的结果,所以当我真的达到了预期体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忘记了最初定下这个目标的“因”,那就是通过身体锻炼,提升体质。
年初报了明月姐的减脂训练营,学习了科学饮食和锻炼的方法。对于我来说,“管住嘴”真的是非常有效的减重方法。但是,千万千万不要掉进“体重减轻了”的陷阱之中。没有“迈开腿”,身体会变得虚弱,这是我的切身体会,深切的痛!所以一定一定要结合运动锻炼啊!
而且亲测只要坚持一段时间,体能绝对会有提升的!像我坚持跑步的话,就是从最开始跑两公里需要中途休息的状态,在一周之内能跑到5公里很爽的状态。所以,不要否定自己,动起来,一定会有进步!
还未除掉的负能量
11月底迎来复盘,其实心里的负能量又悄然抬起了头:我有什么成长可以写的呢?同样的问题在写成就事件的时候就已经冒起过,总算是咬咬牙逃离系统1,拼凑完一年的各种小点滴。结果看了一帮和我一样同样是去年年底才第一次参加永澄老妈子的年目标课程的小(da)伙(niu)伴们的成就梳理,简直是受到了十万伏特打击——为什么一年前里面,就有人能够取得那样的飞跃呢?
为了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暗戳戳地翻找各位伙伴的成就事件。然后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一年前,好像根本不能想象、或者说不相信,自己能在一年之内取得像他们那样的提升。
在这种负能量的潜意识底下,我走得很慢,回过头来想想,主要还是栽在两件事上:目标与行动。
“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管理者”的使命想法在我脑海中慢慢成型,但这个目标还没算清晰明确,它的样子还太模糊,以至于面前(这一年来)的路也还是满途荆棘。而在摸索的过程中,行动始终不足。对照着个人成长六条元规范来看,每一条都还有很多距离。
虽然面前摆着永澄老大这座大宝库,但是未去挖掘的宝藏还有很多,挖掘了但没有付诸实践的也很多。接触到很多有能力的小伙伴,没去主动链接。缺乏作品声音。学习过的内容没有形成体系。
认识到不足之后,更重要的是改进。2019年,我要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