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年1月22日美嫺学习复盘日志——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教练

2024年1月22日美嫺学习复盘日志——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教练

作者: 美嫺 | 来源:发表于2024-01-21 19:45 被阅读0次

    放寒假了,孩子一个学期的成绩也出来了。

    真不知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孩子成绩不是很理想时,爸爸妈妈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呢?

    孩子没考好,回到家父母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答案基本就两种:一种质问为什么没考好,另一种则开明地安慰道“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

    表面上,似乎后者更能让孩子接受一些。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结果却发现,孩子本来还好好的,一听到“爸爸妈妈”说“没关系,下次再努力就行”这句话,心情没有觉得轻松,反倒感觉比被骂一顿还难受。

    这样的体验,应该是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可无一例外地,每个人的思维都出现强烈的反弹,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这个著名的“白熊效应”放在教育中同样适用:

    越是不愿孩子放心上,孩子越在意。

    这在某种程度就是一种“负面强化”作用,常常把“没关系”、“不要紧”挂嘴边,非但不能给孩子正确的鼓励,还会让孩子越学越没自信,对学习和考试越抗拒。

    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杀伤力远远超乎预期。

    2、

    父母用意虽好,但孩子听起来完全不是一回事

    《陪孩子长大》一书中写到:

    “很多家长不知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为了不给孩子增加压力,不断提醒孩子‘不要紧张,放平心态’、‘考不上本科没关系’。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焦虑感。”

    这种焦虑会让孩子情绪崩塌,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比如离家出走……

    相信父母表达的初心用意是好的,只是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这些话只会被孩子解读为:

    “父母这么说,看来是已经不看好我,对我没信心了……”

    “TA们根本不懂,也不关心我,爸爸妈妈都看不出我有多在意难过。”

    “我学习有困难,可父母只在意我考得好不好,从没想过给我支持和帮助。”

    别责备孩子喜欢想多,容易曲解父母话语的用意。

    越是对自己有高要求,被学习压得精神紧绷的孩子,越听不得这些无关痛痒宽慰的话。

    明明考试、学习是现阶段特别重要的任务,孩子想方设法让自己投入其中,逼自己和别人一样刷题、写错题本。

    结果父母一句轻飘飘的“没关系”,瞬间抹杀掉自己的努力。

    不管多用心,言辞多委婉,孩子听到的尽是父母对自己的否定,从而滋生出更强烈的挫败感。

    3、

    促使孩子进步的,是TA的底层感受、内在驱动

    著名主持人李小萌在畅销书《你好,小孩》分享过一对母子的故事。

    儿子18岁以前,那位妈妈一直都住在老家,就算家庭拮据,她也没有抛下儿子外出打工,而是一直陪着儿子上大学。

    每天的生活起居,她都悉心照料,还常常关注到儿子的心态变化。

    高考前夕,儿子心情一度烦躁,静不下心学习,看的东西不入脑,便把腿绑在桌子腿上,逼自己看书。

    她回来一看,一边了解儿子这么做的缘由,一边忙着开导儿子,劝儿子别做这种傻事。

    每次儿子唱歌,就算跑调,她都不准别人说,为的是让儿子好好减压。

    十八年来,这位妈妈一直陪在儿子身边,“照顾孩子的情绪”。

    逗儿子笑,让他发泄情绪,让他减压,从不说任何一句类似“妈妈以后就靠你”的丧气话。

    正是她时常关注到儿子的内在感受,儿子高考前状态越来越好,后来不仅上了大学,还读了研究生,留在一线城市的高校当老师。

    父母引导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不是靠外力的输出,指示孩子往哪里走,该干什么。

    相反,想要把孩子从挫败感中拉出来,得给TA足够的温柔和尊重,看到TA的需求,满足TA,孩子才可能唤醒内在的动力管理好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真正好的教育,永远都充满正向积极的力量。

    父母切实的关注、体贴,正确的激励和引导,才是帮助孩子拨开云雾见月明的“神手”,让TA愿意克服障碍、困难,积极主动探寻成长和进步的路。

    4、

    想让“鼓励”发挥真正的功效,要这样做才对

    对孩子而言,当TA们学习遇到困难或遭遇其他挫败事件时,恰恰是教育的好时机。

    这时,父母不要毫不在意,不把孩子当回事,而是坚定地站在孩子身边,用正确的鼓励来支持他、引导他。

    1. 启发孩子合理宣泄情绪。

    很多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并不擅长主动表达内心的负面情绪。

    这时父母别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把“说话”、“发声”的机会交给孩子。

    比如在合适的时机下,和孩子单独沟通交流,关心孩子的心情和感受。

    如果孩子不习惯表达,父母可以试着现身说法,以孩子的视角分享自己失败时的感受,让孩子意识到:“我不可耻,我有权力失败。”

    当孩子听得进去,愿意去表达倾诉,就是给TA的情绪一个出口,直面自己的心情。

    2. 模糊化孩子的“失败事件”。

    疏导完孩子的情绪后,要想从情感上安慰孩子,可以把“考不好”或者其他失败事件放在一个笼统的语境中描述。

    比如:

    “考砸了、失败了是很正常的,人人都会遇到。”

    “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次失败正是给我们学习的好时机。”

    不过分强调孩子失败的具体事件,让孩子简单理解为一次“挫败”而已,孩子能够更坦然接纳。

    3. 侧重于原因分析,肯定孩子的成长。

    孩子从感性的场景中恢复到理性状态,最需要的是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该怎么解决和避免。

    这时父母要放下自己的批判心,保持客观成熟的心态陪孩子分析原因。

    当孩子一步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可改进的方面时,别忘了夸孩子一句“你现在看问题和之前又不一样了,真的是进步/成长了”。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教练式父母”给自己提供锦囊和方向。

    有父母手把手地教和示范,孩子才有更大的信心认定自己能行,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能顺利过关。

    尹建莉老师说:“人生万事,得体的方式,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孩子这一路的成长,要经历的事远比父母想象得多,如果不用心去感受和学习,一旦错过最佳的“保护期”,未来就很难指望他积极向上生长。

    用恰到好处的方式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最大的自觉。

    但愿我们都能把孩子的事放在心上,认真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让孩子需要的时候有帮手,迷茫的时候有方向。

    等TA们长大成人后,无论遭遇什么,都能自信满满、坚定不移地向前冲去。

    尊重、陪伴、理解和孩子一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学习复盘日志。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年1月22日美嫺学习复盘日志——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教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we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