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婚姻育儿心理
“脏”孩子,我为你骄傲—— 有感于《捕捉儿童敏感期》

“脏”孩子,我为你骄傲—— 有感于《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 妮秋儿 | 来源:发表于2016-09-29 09:56 被阅读0次

    贝猫是小区里最“脏”的孩子,爬上花池“走边边”,一屁股坐地上看蚂蚁,手脚并用爬楼梯,高兴起来了还会在地上打个滚儿。

    今天看到孙瑞雪主编的<<捕捉儿童敏感期>>,又一次庆幸我是学过心理学的妈妈,我的孩子没有被管教成这儿不敢动那不敢摸的“乖宝宝”。

    弄“脏”的过程,捕捉了孩子对触觉和运动敏感期。

    先来科普下,什么是敏感期。

    当孩子反反复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敏感期就出现了。吃手、扔东西、钻洞洞、“打人”、说“不“,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在学习——对于外界环境和生命本身的学习。他们会不厌其烦的进行练习,表现出惊人的专注力,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那错过敏感期的宝宝会出现什么状况呢?

    书中讲到有个叫缇缇的三岁孩子,她的手指出了问题,整天单调的放在眼前机械晃动着。

    原来她的妈妈极其爱干净,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以致于她的手从来没有自由的运用过。

    有些孩子多动,表情僵硬,自闭,也都和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有关。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期、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同样可以解释上述的案例。

    他们不同的是,孙瑞雪一书认为敏感期并不是简单地“过了这村 就没这个店”。如果没有经历或者错过了,只要不超过六岁,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下,就能不上。即使过了六岁,如果父母愿意改变自己,成长就会再开始。

    上文中的缇缇在妈妈和幼儿园的帮助下,三岁的缇缇几乎从几个月的敏感期开始补起,妈妈买来沙包,每天都把它放在手心里,反复触摸很长时间,把米、面、豆子,盛在小盒里,跪在地上抓呀,撒呀,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她把东西扔到地上,在满地狼藉中走来走去,直到画、剪、涂色。她的手似乎在寻找着从未有过的满足。

    于此同时,她的心扉开始敞开,语言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性格更加开朗。

    这样的结果归功于幼儿园的科学引导,和妈妈无条件的爱,当母亲完全转变了自己的意识,她了解孩子生命的需求,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更能给孩子提供安全、放松的环境,让孩子回到成长轨道走向自愈的道路。

    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很多时候其实是压抑了孩子的天性,阻断了他们的成长。

    尽管我在教育贝猫的过程中尽量充分调动他的感官,但他的发展仍有不可避免的遗憾。

    每次在早教中心作画的时候,他总是对触摸颜料很感兴趣,身上、脸上、手上,都沾满了颜料,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花猫”。但是却从来不往纸上画。上完课,宝宝们都会在门口等待盖章,贝猫却从来不肯盖,躲得远远的。

    我问Gary是不是敏感期还没到,Gary说按理说应该到了,可能是触觉上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所以目前仍然停留在这个阶段。

    想起贝猫做的那些怪事,把牛奶倒在茶几上作画,把南瓜抓成泥糊糊,甚至会玩自己的尿和臭粑粑。

    看来,我的观念还可以再开放一些,给孩子更多的爱和自由,让他充分体验触觉的快乐!我计划买一些黄豆让他来抓,就在电梯间里,那个地方没有死角,收拾起来也更容易。

    我喜欢看到快乐的贝猫,即使很淘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脏”孩子,我为你骄傲—— 有感于《捕捉儿童敏感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xk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