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师说》赏析

《师说》赏析

作者: hebl | 来源:发表于2024-11-12 20:31 被阅读0次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2334天      2024—11—13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针对魏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以非凡的勇气和见识抨击时弊、弘扬师道、奖掖后辈、发扬新风,其对教师职责和责任原则的论述,至今广为流传。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以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阐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仅时俗,将贵贱长少排除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账本。

        第二自然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学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将“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拿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做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这三层,层层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三层文字作者抓住本质,步步展开,如层层剥笋,越剥越深,越说越透,又如海涛激浪,起伏不断,直到最后把问题的本质核心完全揭露。

      第三自然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一自然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有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是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四自然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是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

        纵观全文,开头第一自然段正面立论,阐述师道的重要性,并提出选择老师的标准,作为全篇文章的基本论题。第二自然段从反面对错误的态度和现象条分缕析,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批驳和论证。第三自然段又以孔子的言论行动作为例子,从正面分析,强化文章的说服力,整篇文章从正、反、合三个方面,有破有立,相互映衬,前后呼应,形成逻辑自足,说理严密的一个整体。

相关文章

  • 韩愈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

  • 2019-01-29

    突然想起来在上赏析诗歌的课时,老师说,不要把诗歌赏析的太具体化。 后知后觉我一直都试图把诗歌所描述的东西去具体化理...

  • 师说?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这篇《师说》把老师的职责用很简单的六个字概括出来,可谓精简全...

  • 《春》教读过程中的一点尝试

    教授《春》,我备课时仍然是按“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模式组织赏析,但今天读到王君老师说的“一想到...

  • 跟着王荣生教授学教文言文

    理解古人情怀,赏析古文章法,感受文言美感 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在当时多有具体的写作目的,比如《师说》《报任安书》《与...

  • 韩愈《杂说(四)》赏析

    韩愈《杂说(四)》赏析 张慧林 学过古文的人没有不知道韩愈的。他的《杂说(四)》《师说》是初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必...

  • 【鼎典美育】课题 | 点线面服装设计

    周六下午班作品赏析: 周六晚班作品赏析: 周日上午班作品赏析: 周日下午班作品赏析 周日下午班5:00作品赏析:

  • 2020-09-18

    今天讲《雨的四季》,在具体的句子赏析环节,有些准备不充分,这样上课的时候有些底气不是十足。想起博仁老师说“无限上纲...

  • 梁武帝饿死台城的因果——道德真源

    来源:道德真源《佳文赏析》栏目884篇 制作:东方阳熹 有一天,梁武帝问宝志禅师说:“我的寿命还有多少呢?”志公禅...

  • 打卡第十一一天——一个老师的幸福就是上课一堂酣畅淋漓的课

    一个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上了一节酣畅淋漓的课,今天上的是电影赏析课《包宝宝》,越发觉得苏大师说的对,教师的视野、眼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说》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xr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