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要主动把生活节奏打乱。#每天一点心理学#
其实,我们每个认真过生活的人都很忙的,每天都要处理很多很多的事情。工作上有工作上的安排,生活上有生活上的安排,时间都是分配得很好,适合自己的节奏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生活就能过得安安稳稳。不管每天是忙碌还是悠闲,只要我们习惯了某种模式和某种节奏,那就是人们常说的个人舒适区。
然而,也就是因为这种长时间的稳定,让人有一种一眼看到头的感觉,容易让人失去热情。虽然稳定并不代表安逸,也不代表不思进取。但是这种重复的日子,还是让我们感到枯燥乏味。于是就有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冲动,鼓励自己走出舒适区。
可是,当放弃了以前的舒适区之后,才会发现前方的道路走得并不是那么顺畅,还有可能在兜兜转转之后,发现前方的道路并不适合自己。像极了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是因为这样,很多人也不敢贸然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但是又不甘心一直这样。怎么办呢?个人觉得可以先适当打乱自己目前的生活节奏。虽然每个人的舒适区都不一样,但是并不妨碍我们有某些兴趣、爱好和好奇心。因此,我们不需要放弃目前还算比较重要的事情,而是在不妨碍正常工作生活的提前下,想办法增加某些东西进去。
这样一来,原本的节奏就会打乱,时间也要重新安排。或者有时还不得不舍弃某些不太重要的东西来维持运转,使自己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样可以增加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学习某项技能,比如去实现某个梦想,再比如尝试之前不敢触碰的领域等等。
不要小看这种好像没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事情,刚开始做的时候还真是没什么意义。可做着做着就做出成就来了,也许这就是量变引发质变的缘由吧。就像那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呢,打破舒适区并不一定是要放弃当前的模式和习惯。我们可以尝试打乱目前的生活节奏,以备不时之需,谋求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