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现在的单位偶遇以前的同事,一句“现在开心吗”的问候,让自己情绪失去了控制,躲在卫生间里泪如雨下。泪奔之后也只能等眼眶褪去了红色,嘴角向上,挤出一个笑脸,继续回到办公室开始工作。如今成年人情绪的崩溃在新闻上的报道越发频繁,可惜报道之后人们依然重复着之前的轨迹,生活照旧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是什么让曾经作为本能的快乐,成了我们需要学习的技能。
回想参加工作后的这些年,真正在开怀大笑之后感到的是轻松愉快的经历屈指可数。这并不是说在平日的工作生活中没有开心的时刻,只是大部分的时候,在笑声停止之后,突如其来的安静会深深地抓攫着我们的内心,孤寂、沉重、无力之感随着心脏的跳动,流淌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此刻我们想要的仅仅是一个亲密的拥抱或者远远地逃离。
是什么在剥夺我们的快乐。流动的现代性带来的强烈不确定性,促使我们对未来失去了掌握。对未来的不可期带来的不安全感,使每时每刻的我们处在一种焦灼的状态。“今天我完成KPI了吗”、“今天老板对我的表现满意吗”、“今天同事是否表现的比我更出色”俨然已经成为如今新的“三省吾身”。为了不在强烈的竞争中惨遭淘汰,我们不得不拥抱996、007的工作制度,就像踩着独轮单车,被逼着不断踩踏以换取平衡。可悲的是有时候我们拼尽全力换来的却不是稳定的保障而是一身病痛。就在前不久,一个朋友发了一条微信给我,说面对无法完成的KPI,眼泪簌簌地往下掉,委屈和无能为力是所有的情绪。然而这样高强度的工作量拥有的福利只是单双休和五险,而且随时面对被裁员的风险。不断上涨的房租、一日三餐的开销,不断掏空自己的钱袋子和身体。仅仅是要养活自己,就已经让人失去说“不”的勇气,甚至于能拥有一份糊口的工作成为了不断加班的自慰。面对不断被挤压的时间和身体,对周遭环境和情感的感知度逐渐变得迟钝,快乐也就渐行渐远了。
读书的时候兴趣从未被我们提起,毕业面试的时候兴趣特长成了我们的必答题。仅仅是这一个问题就足够击破我们在踏入面试室之前建设的所有信心。落败之后的我曾经以为在之后的生活里应该很快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或者特长。可是现实以它的残酷告诉我毕业后的我们不再拥有不断试错的机会,养活自己才是当务之急。尽管跳槽可以给我们选择的机会,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会选择在原有的方向上换取更大的平台。幸运的人也许会在几次的跳槽中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倾注一生的乐趣,却发现自己没有拥有敲开这扇门的钥匙。于是我们在被糊口的工作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总是特别的无力。没有方向的我们找不到抓力的点,只能任由这份无力感将我们拉入深渊,靠着上方仅存的一点微光维持着不断上游的动力。
情感的疏离使我们失去了最后一方慰藉。影院和车厢成为大多数成年人逃离的最佳选择。一个人看电影被列为孤独等级的第四级,却是我最喜欢的放松方式之一。择一喜欢的影片,选在影院最后排的中间位置,置身人群又远离人群。灯光暗下来的时刻,现实生活就仿佛随着光线的消失而暂时退出。情绪的起伏大多跟随着电影情节变动,偶尔因为影片触动而重回现实,却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朋友问为什么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只因为这是最便捷的逃离的方式,在陌生的人群中,在黑暗的掩饰下,任由自己的情绪宣泄,不会招来他人的关注。同样在下车进家门之前,独自在车厢中坐上一段时间,放着喜欢的音乐,调整一天的情绪,告诉自己不要把工作中的负能量带回去影响家人。纵然如此,我们还是常常在家庭的琐碎中耗尽了彼此的耐心。我们彼此不再互为对方的倾听者,不再关心对方的情绪和心情,取而代之的是对家庭、工作和生活的抱怨。久而久之原本亲密关系变得冷漠疏远,以致于失去最后的温暖和治愈。
生活的逼迫,方向的迷失,情感的淡漠,使越来越多的我们既忘了诗与远方,又不能容于眼前的苟且,快乐成了一种奢侈品。我们挣扎着在黑暗中找寻那一道光照进来的裂缝,期待着有一日发自心底的喜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