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先例

历史先例

作者: 月曦花宸 | 来源:发表于2022-10-06 00:00 被阅读0次

    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不是指那些“大词儿”,而是重新定义自己生活的舞台。

    我们生活在何处?是这幢房子?这片街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这个文明?还是这个蓝色星球?答案不同,人的意义感也就不同。

    但问题是,舞台越大,我们的肉身就越不能抵达,这个时候只能靠阅读来填补想象。

    南宋大诗人陆游最著名的诗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爱国诗人,临终不忘收复北方失地,好像很正常。但细想一下,这其实是一个意义的奇迹。

    陆游生于宋徽宗年间,小时候,北宋就已经灭亡,他随全家逃到南方。所以他对中原地区的认知大部分一定来自阅读。

    还有这些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雪上急追奔马迹,官军夜半入辽阳”,“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面提到的轮台,天山,辽阳,沧州,在安史之乱之后,就陆续被中原王朝丢了。到陆游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400多年。

    400多年是什么概念?英国人丢掉北美殖民地至今不过200多年。今天,英国国内还会有人对此念念不忘,想要征服美国,重建大英帝国吗?有哪个英国贵族会在临终前叮嘱子孙:“王师收复北美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

    而陆游从来没有去过这些地方。相隔400多年,他只靠阅读就能把自己和那么遥远的地方,那么漫长的传统对接起来,完成对“更大的自己”的融入。这当然是一个意义奇迹。

    一个典型的中国士大夫,每次登高都会感觉五百里奔来眼底,数千年注到心头,这就是中国文化薪尽火传,绵绵不绝的力量。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荆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鬃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孙髯翁:大观楼长联

    这种力量,不是把那些往圣先贤的事迹放在书里,供人展读就会自动起作用的。

    它们有两种作用机制:一种是“历史先例”,一种是“人格模板”。

    所谓先例,就是先人做成过一件事,后人读到了,知道自己在类似的条件下也能做到。所谓模板,就是有人这么活过,活的还不错,后人知道自己也可以这么活。

    汉武帝就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宝贵的先例。

    汉朝初建的时候,深受匈奴之苦,高祖刘邦甚至在白登山被匈奴大军围困了七天七夜,差点身亡。到了汉武帝时,他整军经武,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这场仗,从元光二年(前133年)一直打到了元狩四年(前119年),前后十几年,打得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如果站在当时来,看这场战争的成果,其实非常有限。不到十年,匈奴又卷土重来。到了东汉,窦固,窦宪还要再打一遍。此外,汉武帝这十几年战争,打光了汉初以来国家的积蓄,搞得民穷财尽。此外,汉武帝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成为帝王穷兵黩武,不恤民生的象征。

    但是,这场反击匈奴的战争其实自有价值。

    汉武帝发起战争的真正价值是为后来的中华子孙创立了一个“历史先例”:无论实力看起来多么悬殊,农耕民族总是有机会彻底击败入侵的蛮族。

    一旦这个先例立在这里,后人得到的信息就是:因为我们赢过,所以不存在能不能赢的问题,只存在用什么方法,花多长时间去赢的问题。

    从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到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支撑中原人死嗑精神的,其实都包括汉武帝那场胜利带来的底气。

    即使到了国破家亡的境地,也没有关系,中原人自信总有机会东山再起。朱元璋反抗元朝的口号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几百年后,它居然只改了一个字,就成了革命党人反抗满清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937年清明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时,共产党的祭文还是引用霍去病的那句豪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故,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人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丧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毛泽东:《祭黄帝陵》

    我们再回头看看汉帝国同期的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同样面对着北方蛮族的骚扰。纠缠了几百年之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还是被日耳曼人灭国了,从此再也没有凝聚起来。

    虽然罗马这个名字留下来了,西欧的神圣罗马帝国和沙皇俄国,都自称延续了罗马帝国的法统,但是它们都知道,那个真正的罗马,再也回不来了。伏尔泰就曾经嘲笑“神圣罗马帝国”,说它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虽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不妨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当年的罗马帝国曾经有过一次针对北方蛮族的彻底胜利,后来的历史会不会不一样?有了先例,后来的罗马人就能知道用什么组织形态做内部动员,用什么战术决胜沙场,用什么进军路线提高胜率,用什么将领统帅大军,用什么口号凝聚人心,用什么酒宴欢庆胜利。

    这些办法一旦写在了书里,就可以被后人看到。历史先例像种子一样埋藏在地下,一旦时机合适,就会破土而出,萌发勃勃生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先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au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