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老熟人啦,咱就直奔主题吧!
目录
一、我来共读营的初心
二、我在共读营里的行动与收获
正文如下
一、我来共读营的初心
首先,回顾一下,我在入营以前立(wa)下(xia)的(de)flag(keng)。
来,上图~

上图是我报名精读营的截图,报名要求很简单,我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是共读营,那我就专注地和老铁们一起看书就好。
【共读主题营报名】
1、向连长提交三个内容
001 你想在共读主题营实现什么目标?
答:链接老铁,思想碰撞,获得见识。
002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计划如何行动?
答:争取每天上午前打卡完毕,打卡后至少看十位老铁的打卡文,对比思考角度并写一个小结。
003 200元押金。
不似以往的任何一期主题营,这一次我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把目的简单化,才能让收获在有限范围内达到最大化。
那么我在共读营里都做了些什么呢?
二、我的行动与收获
1.用10天共读一本书《见识》,平均每日输出600字读书感悟。
每天600字打卡算是老规矩了,但这一次,可能是因为心态的原因,我就如平日里看书一样,随心所欲,遇到感兴趣的就展开输出打卡文,力求说理清楚,给读者启发。
至少前五篇都是这种说理风格,辉丫头曾夸过我“想得好深”,这让我有种被认可的高兴。直到在《见识》这本书的第五章,看到了林黛玉式的困境。
作者非常喜欢林黛玉的内涵和有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却又说这是她的致命的弱点。
甚至说“她越是精进,越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懂她”。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想得深”或许也是我的局限。
因为“想得深”所以想把自己的新发现全部抛出来告诉读者,因为“想得深”我开始在思考中无法自拔。甚至忽略了知识走到最后,终究是要落地的,知识是要回归于生活,指导我们活得更好的。
于是从第六篇开始,我开始有意识的在文章里加入案例,开始联系生活,因为改善生活才是思考的根本目的。
2.兼任一天的值日学委,链接老铁
作为读书营里的资深潜水员,沉寂了许久以后,居然还会有老铁记得我,还早早发微信提醒我参加共读营报名,这让我既感动又暖心。
想起参加精读主题营时,我们三中队团结一心的团体荣誉感,以及获得王牌中队八连冠的那种欣喜与激动,不由得让我再一次期待新一期主题营的遇见。
为了让自己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大家面前,虽然犹豫再三,还是在辉丫头的鼓励下,硬着头皮报了值日学委。

我负责的是第四章的问题提问,幸得有其它学委做榜样,我爬楼仔细观摩学委们的工作流程,并还整理出一份讲稿以防脑子短路。

但活动中途,还是遭遇了突发问题,在公布正确答案时出现了争议。感恩学委组的小伙伴们都非常积极友好地响应了我的求助,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因此我才有机会与学委组的伙伴们针对某一个问题有了更深一步的探讨,这是一个人看书时所没有的。
另外要重点提到在突发情景下依然友好的老铁们,主动热场的老铁们,其乐融融的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发自心底里的温暖。
3.分别给30位老铁的打卡给出50字以上的点评
这个行动的起初,我是打算每天看10篇打卡文即可,但点评达人勋章的出现,让我改变了主意。
点评达人勋章获得要求:
01指出亮点/建议
02点评50字以上/30份点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给自己总结不如给老铁们点评反馈,且点评达人勋章将点评工作量化成了两个简单直白的指标,非常有助于我自己判断和大家监督。
额,我得坦白,因为开头的几天总觉得时间宽裕,没有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导致前期点评字数不达标,后期集中写长点评耗费时间超出预期,累及其它的读书写作计划也被暂时搁置了。

不管怎么样,每当我打开鲸打卡,看到老铁们对评语的跟帖回复,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后记:
十天可以很长,长到让你每一天都过得异常充实,十天可以很短,短到未来还有许许多多个十天。
1500字很长,长到我打字打到手酸,1500字可以很短,短到我还有太多想说的还没有说完。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请让我们在未来这许许多多的十天里一起,继续剽悍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