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实用主义者惯常的方法论,它能有效的达到目的,提升效率。然而,很多人把模仿当做不创新,丧失个性的表现。诚然,这种认为是对于社会现象的粗浅总结,未看到模仿所带来的各种益处。当然,我并不是想论证模仿的种种益处,而是想探讨,被大众所不耻的那种形式上的模仿所带来的危害。
这种形式上的模仿,我称之为浅模仿。
浅模仿的动机是功利的。他们大多是为了获取短期利益而采取的权宜之策。对于所模仿的对象,并没有深刻的认识。但往往这种浅模仿又能达到短期效果。这便要涉及被模仿对象的难度了。
我们说好的事物,在给我们的直观感觉上形式是简单的。在软件开发领域,这体现的格外明显——强调对复杂事物的信息隐藏,达到让使用者更易操作的目的。对于这种事物的浅模仿是很容易达到的。因为对于不懂行的人,都是通过形式上的判断,辨别真伪优劣的。
浅模仿者的目的无非是让别人短期内接受。这对于钻营已久的模仿者是容易做到的。但是,当别人逐渐熟悉了之后,就会发现真假优劣的极大差别了。形式简单的事物,往往其内核相当复杂,我们称之为核心技术。而其价值大则决定国家,公司之存亡,小则体现个人能力之优劣。这绝不是能短期模仿的来的。加之,浅模仿者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对被模仿事物的精华未予关注,这更让模仿的成品成为了粗制滥造之作。
浅模仿更多是一种不负责,欺骗的表现。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就是最好的佐证。它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了创新。
体现在人方面,浅模仿使得我们不求甚解,懒于思考,不能认清事物本质,最后堕落为一个肤浅的投机主义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