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作者: 久暖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0:00 被阅读37次
    01觉察: 遇见内在的婴儿

    1.婴儿出生后,处在和母亲一体的感觉中。也许母亲只是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回应哭泣的婴儿,婴儿的整个世界就开始崩塌,承受地狱般的煎熬。

    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男宅女;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地索取。

    儿童期的不正常表现,都是孩子的内心在呼唤婴儿期缺失的爱。如果父母能够从症状中理解孩子的需求,感受到孩子的痛苦,给予接纳和弥补,而不是贴上“有病”的标签,那么婴儿期的创伤很有可能被治愈。

    2.婴儿会大哭,很可能是因为感受不到妈妈的存在。如果这个时候还要训练婴儿“独立坚强”“完整睡眠”,无异于将他推进无底的地狱。

    应对孩子夜哭这件事其实很简单:顺着母亲的本能去抚慰他。任何违背人类本能的育儿法,都会带来人性的逆转。无论孩子的“正面”行为,如微笑,还是“负面”行为,如哭闹,若都能得到及时而温暖的回应,他会感觉自己的双脚扎根大地,踏实而心安。其实,他只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得到了本应得的爱而已。

    3.当父母看孩子时,看到的是一个需要被训练纠正的问题,而不是孩子本身,那么孩子一生的悲剧已经注定。父母自己内心安静,孩子自然会在安全的能量场中睡着。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到家庭中,他最渴望的是被看见——被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而不是通过一堆“正确”的数据来评价和矫正自己。当我看到某些睡眠训练的文章中列举了一堆睡眠、喂奶的时间表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如果妈妈满脑子都是这些数据,怎么可能看到真实的孩子?

    婴儿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认为世界围着自己转,自己对世界有掌控感,呼奶唤抱,无所不能,“世界与我一体”。父母满足婴儿的自恋,是婴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婴儿从自恋中走出来的基础。

    从很小就被大人掌控,按照大人的节奏来生存的孩子,成年后非常容易进入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中,难以忍受别人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在各种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制造大量冲突、痛苦。

    最极端的例子如变态杀人狂,就是在“全能自恋期”遭受重创,成年后仍然追求绝对控制,而只有死人才能被绝对控制。

    4.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来自于父母从小经常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

    婴儿的饥饿、微笑、哭闹着寻找母亲等情感表达,得到回应越及时,越零延迟,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

    因为孩子对世界充满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表达,并且会被满足,自然能安心等待最适合的时机。

    相反,那些幼时需求经常被刻意延迟回应的孩子,很多时候都处在“得不到”的恐惧中,所以眼下有一点好处就会迫不及待地消费掉,而且很容易在父母不及时满足自己时,出于“得不到”的恐惧和愤怒,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兑现。

    孩子想要的东西,如果父母确实买不起或者买不到,那只能如实相告,孩子有些失落也很正常。这些挫折是自然而然的,只要父母没有刻意延迟孩子,孩子遭受一些自然的挫折,有失落、有伤心,但不会留下心理创伤。

    只有当父母刻意不及时回应,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因为孩子在心里内化了一个不愿意满足自己的苛刻客体,这个客体留在孩子心里,会使得他在今后的生活中总是去主动创造苛刻与被苛刻的关系,投射性地认为别人都不愿意满足自己,自己不配过舒适顺畅的生活。

    那些从小及时满足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贪婪,很好协商,并且能够体谅别人。

    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评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累积,终于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和索求无度的人。

    5.退行是很好的现象,表明孩子过去受过的创伤正在疗愈。父母不必焦虑,尽量全盘满足孩子的依赖,允许他能力退化,允许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有的孩子过度依赖,比如不愿意自己走路,经常要父母抱;吃饭要父母喂;晚上把自己用被子裹起来,一定要妈妈抱着入睡等。有的孩子似乎能力退化,比如不敢自己出门、害怕陌生人、语言能力退化、怕黑等。有的孩子会重现某些敏感期,比如对秩序规范很执着、对周围的事物非常好奇、多动等。还有的孩子攻击性增强,比如经常大喊大叫;掐咬、捶打父母;独占父母,攻击其他小朋友等。 这些现象都可能是退行的表现。

    面对孩子的退行,很多父母感到很焦虑,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其实,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曾经受过创伤,他还表现得和别的孩子一样,那才是真正需要焦虑的事情。

    有退行现象的孩子,一方面说明有心理创伤,另一方面也说明父母给予的爱和自由多了,孩子开始相信爱了,才敢将创伤释放出来。创伤释放得越早,心理愈合得越好,也越容易与周围人融合。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退行?尽量全盘满足孩子的依赖,允许他能力退化,允许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强迫他对其他人礼貌友好。对于孩子的攻击行为,若他攻击和自己年龄、体力差不多的孩子,让他们自己处理矛盾即可;若以大欺小或者使用暴力比较严重,把孩子抱开,倾听他的感受,但不可指责他;若孩子攻击父母,能承受的就承受,不能承受时,真诚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比如“妈妈感觉很疼,请不要再掐妈妈”,不要指责孩子的攻击行为。当孩子的退行得到充分满足后,他自然会过渡到独立、友善的状态。

    02态度: 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1.在起跑线上超前几步,却可能要在整个人生之路上付出代价。孩子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过程有着神圣的内在规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机构去教。

    智商、情商、社交能力和运动能力相辅相成,互为基础,不可分割。

    当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进行强化刺激的时候,反而可能导致“神经挤迫”现象。

    这种现象首先由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彼得·胡滕洛赫尔提出定义,根据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对于青春期和成年期创造力有重大意义的大脑功能区域,会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

    由此可见,孩子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却要在整个人生路上付出代价。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

    若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

    比如孩子正在观看一幅画,专注而宁静,他与这幅画建立了联结,感受到它的精神生命,如果这时候父母自作聪明地横插一刀,告诉孩子这幅画的名字、作者是谁、想表达什么主题思想等,那么孩子的感受就会被割断。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假如孩子的头脑中累积了大量知识,看到各种事物时就会第一时间去搜索知识,从而失去自己的感受力,让灵性的头脑变成流水线上的电脑。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要时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的假想,带着敬畏之心去体验。

    2.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孩子越小,身体与天地相连,智慧越高。如果观察婴儿,他们的一些奇怪动作其实是在给自己调节气血运行。只要保证环境安全舒适,父母不要轻易纠正婴儿的一些动作姿势。

    尽管人的病症跟不良生活习惯相关,但心理因素对病症也有影响,只是因为先天的基因条件、不良习惯和心理因素交互作用,很难量化分析。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有大量的案例证明,至少心理因素和病症之间存在高相关度联系。

    孩子的恶习若已经养成,切忌强行戒断,否则一定会有更可怕的后果。我在治疗中发现,守着电视其实是无助的孩子拯救自己的方式——现实中没有爱,孩子只能靠幻想来安慰自己,而电视提供了幻想空间。因早恋而退学自残的少女,当深入她的内心时,她内心的声音居然是: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男孩还在乎我,我早就自杀了。

    每个人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理解,但要对现状有一些尊重,避免妄自尊大,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改变他人。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3.被训导明白的规则,并不能保证被遵守。只有在内心感受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规则,孩子才能轻松自在地遵守。

    为什么这个小女孩能够明白我的感受,而且愿意维护我的感受呢?因为她的父母给予了她比较多的爱和自由,几乎没有制定过什么规则来限制她,所以她天然的感受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保持得不错,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能体验到别人的感受,在自尊与尊重他人之间,自然形成让彼此都舒服的界限。

    也有一些人就是喜欢破坏规则,侵犯别人的界限,看到别人不高兴,自己才觉得来劲。这是一种病态的人格。可以推测,这种人在童年时期,父母给他制定了一大堆规则,当他一次又一次试图争取自由、做自己的时候,都被父母冷冰冰地禁止了。

    爱没有流动,所以他的内心形成这样的链条:规则等于痛苦,打破规则才可能有联结。那么,他当然不愿意遵守规则。试图训练孩子守规则的父母,如果训练过程切断了爱的流动,让孩子受苦,那么规则对孩子就意味着痛苦,一旦脱离了惩罚或奖励,他便不会自愿遵守规则。

    “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却从来不关心体谅我一下”,这句抱怨说明:第一,父母没有看到孩子真实感受的能力,只是通过孤独的自我牺牲的游戏来获得价值感,所以孩子也无法发展出关心别人的能力;第二,父母不清楚也不尊重自己的感受,总是表现出“无欲无求”的样子,孩子也就自然地认为父母没有需求,不需要关心。

    4.父母每一次向孩子灌输“正确知识”,都是在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权利。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

    5.真正的好习惯其实无法靠训练养成。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无须训练。而顽固的坏习惯背后,是爱匮乏的痛苦呐喊。

    6.无论父母的话说得多漂亮、貌似多尊重孩子,但只要起心动念想要改变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爱,而是能量被阻塞。

    7.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地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8.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

    03关系: 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1.语言是奇妙的东西,父母的回应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2.如果父母是在“无关反应”和“情感逆转”的环境中长大的,那么很难与孩子产生自然丰沛的情感呼应,但至少可以有意识地觉察自己的反应模式。

    3.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评判。没有评判的拒绝,爱依然可以流动。

    4.冲突是生命历程中必然的体验之一,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如果父母制止和评判,就会让冲突真正变成阻碍成长的坏事。

    5.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6.生养孩子的过程会把父母自身曾经受过的心理创伤激发出来。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灰暗,育儿过程会经历各种痛苦。

    04内在: 会痛的不是爱

    1.没有界限,不是因为无私;没有界限,哪怕是付出,也是自私的行为。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2.结婚,是父母的选择;生养孩子,是父母的选择。没有孩子,父母一样会吵架,一样会变老。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3.我们不是一定要和父母修复关系才能自我成长。父母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能力真正看见孩子,但我们依然可以成长,并且拥有爱父母或者不爱父母的自由。

    4.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么?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5.真正的反控制,是既不屈服也不对抗的态度,是温和而坚定地做自己。反控制不仅能保护孩子,对父母也同样有着神奇的疗愈效果。

    6.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开。孩子只需要做孩子,大人处理大人的麻烦。父母之间关系亲密,儿女自然得自由。

    7.偏执是非常强大的能量,当这种能量完全向外时,可以毁灭所有人际关系。但如果运用这种能量向内觉察,它就是不可思议的生命馈赠。

    8.把能量集中向内,觉知自己的情绪感受,安抚自己内心的婴儿。所有对别人的指控,都是自我指控。

    05外在: 你配得起更好

    1.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2.父母若对金钱没有匮乏感,在能力范围内全然满足孩子,孩子未来和金钱的关系自然轻松丰盛。保护孩子的潜意识不被写入限制性信念,他未来的发展就不会受制约。

    3.即使是很好的信念,依然在制约着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变得不自由。这些限制性的信念,来自于童年我们和父母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lk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