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催,催就是“被动废”
本来挺乐意去做的事,一被催就不想干了,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被动废”。所以,别催了!如果实在管不住嘴,不妨就说一句“加油”吧。
2、一定要捍卫自己做“废物”的权利
接纳那个“废物”的自己。一个深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内心总少不了自我提升和探索世界的热情。敢于当一个“短期废物”的勇气,往往能给人巨大的进步空间,避免成为一个“长期废物”。
“做短期废物”,其实是让我们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指的是人们在理解自身或他人的优缺点的前提下,依然能对完整的自己感到满意—“尽管我与众不同或是有缺陷,但我依然认可自己”。
3、心情很“丧”的时候,就要乖乖地“丧”下去
情绪是用来帮助我们适应环境的,当一个人出现“情绪耗竭”时,说明由于过度使用心理和情绪资源已经产生了疲惫状态,沮丧、紧张和易怒是内心在向我们提出抗议。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强迫自己进入并保持不适宜的兴奋状态,只会让生活更加糟糕。
4、人生短暂,多花点时间吃饭
享受生活第一步,就应该从拒绝把食物看作果腹的工具开始。对每一份食物保持热情,是“干饭人”对幸福的“品味”。“品味”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对周围积极事物的主动注意,它使我们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5、请你不要活得那么慌张
人在无聊的时候总想做点什么,却找不到某件明确的事,这种无所事事的焦虑感,其实来自我们对无聊的害怕。无聊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将无聊当作了“人生的威胁”。
分一些时间用来无聊又有何不可?
6、人一努力,就容易间歇性失忆
“间歇性失忆”其实是注意力在作祟。很多事情如果我们不喜欢,又不懂拒绝,潜意识就可能会选择把它忘记,这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方式。短暂失意只是一种生物本能,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7、有人找你帮忙的时候一定得提高警惕
消极礼貌套路:善解人意+犹豫+无奈中透露着歉意(用最委婉的方式,提最严厉的要求,还让人不忍心拒绝。)
8、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啊
关于“真实自我”的研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一致性,指的是个体行为与其态度、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符合程度。一个人能够做自己认为是对的、好的事情,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不违心地生活,是“做自己”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当外界的标准跟内心的标准发生冲突时,努力按照个人价值观行事,是非常勇敢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