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乐

作者: 未央1026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22:50 被阅读0次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礼记·乐记》 

            中国是“礼乐之邦”,“琴棋书画”一直被视为文人必需的修养。在魏晋时期,更将“琴”与“书”视为文人必备,并以此衡量“文人”的标准。中国的文人,大多继承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困则独善其身”的操守。 嵇康《琴赋》序: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宗白华《美学散步》)谈到,“中国乐教失传,诗人不能弦歌,乃将心灵的情韵表现于书法、画法。书法尤为代替音乐的抽象艺术。” 书法代替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艺术。中国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这“节奏化”在某种程度是与音乐相通的。书法与音乐,虽说是两个不同9心灵感动和情感的表达,音乐是“时间艺术”,书法是“空间艺术”。两种不同的艺术,在一个特定的时空中相遇,碰撞,并融汇贯通。   

          第一个发现书法与音乐之间密切关系的,是我国明代的戏剧大师汤显祖。汤氏在《 答刘于威侍御论乐》 中谈到了自己的感觉:“凡物气而生象,象而生画,画而生书,其曒生乐。”在汤氏看来,书法是界于画与音乐之间了,全靠抽象的线条和音符作为载体。而当人们在欣赏音乐时,音乐的强烈的节奏对比,或强或弱,或高或低,或刚柔相济,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起伏,或跌宕,这跟书法的点、线、字构、章法中,不是相得益彰吗?   

          我们总说,没有感情的表达,不足以打动人。没有情感的任何艺术,都是苍白无力的。书法与音乐之间还有一个通点,那就是所谓的“以情感人”。王羲之当年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山水佳境中,邀友相聚,诗文相集,在一种兴致盎然的心绪下信笔游龙,写了“天下第一行书”之名篇《 兰亭序》 ;那韵律,节奏带出的线条,一气呵成,天韵自成。 

          再如颜真卿的《祭侄稿》,你就会被那强烈情感表达,情绪化了的线条所感染而激动不已。在时间与空间上自然流畅,跌宕起伏。   

          乐之所起 , 

          情之所动  , 

          笔之起舞 ,

          魂之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与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qp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