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只为遇见最好的自己

作者: 六棱雪的呜咽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0:17 被阅读0次

昨天下午,参加了我镇举办的第一届十大读书人物(教师)评选活动,且不说结果如何,整个过程确实令人倍受煎熬。接到活动通知大概是在四月底,自愿报名参加的老师几乎没有。李校长左右游说,把我和其他两个年轻的同事推上了风口浪尖。

我喜欢读书,但却是无意参加的。这并不矛盾。学校里卧虎藏龙,很多老教师满腹经纶,我绝不敢以读书人自居。况且,当爱好被人强加为任务的时候,就失去了读书的兴致。我又是个完美主义者,经手的事情,总想尽善尽美。五月六月人倍忙,德育进入了总结阶段,每个星期都有一个压在心头上的大事件,实在是无力于准备这个活动。

活动的文件要求很长,有读书感悟的演讲(80分),和读书笔记,写作随笔,获奖证书,发表作品等加分项(20分)两大板块。抱着“必死无疑”的心态,带着“有则加之,无则了之”的准备来参赛,心情反而轻松了很多。

活动时间一拖再拖,选了个六六的日子。这两天的身体状况着实不好,午休起来,翻江倒海的胃里什么也没存住,还发烧咳嗽着。硬着头皮,安排好下午的课程,顶着焦灼的阳光骑车前往。我们到的晚,抓阄的小纸团也是没得挑了,大概要等到后场了。挑了个靠后窗的位置坐下,不引人注目才能缓解紧张。

我很庆幸,我来了,来这儿接受了成长的洗礼。

参赛选手中,有三位都是我上学时候的老师,进场时还并未留意到。主持人报幕时叫名字,我神经反射似的寻寻觅觅。她们或被岁月苍老了容颜,但倦怠不了生活中的积极向上。我坐在台下回味当年的初中时代,她们就是这样抑扬顿挫的教我读书,感染着全身的细胞分子,课文里的所有情感仿佛瞬间浮出水面。听过最美的语言,就是李老师引用毕淑敏的话,读书,只为遇见最好的自己。她们这样教育学生,也这样践行着。她们才是最美的老师,又一次现身教育为我做了榜样和示范,我于是更加鼓舞士气,充满自信了。

比赛之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在场的选手无论此前是多么的轻描淡写,漫不经心,可在这里,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不敢懈怠,每一个画龙点睛之笔都恰到好处。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位温雅的女教师,高挑的身材,朴质的装束,手里抱着厚厚的一沓加分材料,有读书笔记,生活随笔,获奖证书,还有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据她描述,我断定她是个地道的读书人。她的交际圈里也有很多写书的大家。她的一只眼睛仿佛缝住了视线,我不敢一直正视着她,可她身上散发的气息,满满都是正能量。

她的锋芒刺痛了一些老师,私下里嘀嘀咕咕的挑衅着。主持人猛烈抨击了老师们的利欲熏心,不该为了比赛中伤彼此,真正的大家都不在这里。我很是恼火。一方面,作为比赛,大家劳心劳力准备,正说明了老师们做事的认真负责,有权利获得平等对待,不该为此平添口舌。另一方面,活动的意义就是鼓励更多的教师,在教学之余看书学习,提高自己。无论真正大家们是否是怀着不争一二、不慕名利的豁达心境而未到场,若是比赛只为大家准备的,那我们所在的意义是什么。

场面一度尴尬,这场比赛仿佛变成了一场辩论,读书活动该不该为了名次而努力。我自恃学识尚浅,心下十分惭愧,不敢插一言一句。

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其实,这是两个命题,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活动又是为了什么。诚然,读书是个人行为,无论你以什么样的理由都没有错,读书活动是集体意志,只要符合活动目的,能让大多数人在活动中受益,又不掺杂歪门左道,又何尝要受到批评,而个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则是态度,选择和能力的复合体现。

我们何必要陷于执念。读书,当它成为生命里的一部分,你所想的是怎样时常更换新鲜血液,促进生命的进化,做最想做的自己。而我也愈发感到,自己在25岁之前的精神食粮,正在日渐消耗,随后的生涯,需要重新开始充电。

这次活动的意义,绝不是在我头上加诸了沉重的帽子,而是让我迫切拾起坚持读书的心境,求知无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只为遇见最好的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r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