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新读——说孝

经典新读——说孝

作者: 微雨竹窗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17:37 被阅读39次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呢?那我们得来了解一下《孝经》。

《孝经》相传是大圣人孔子的著作,孔子融六经之精华,写出了这部被誉为“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 它论述的是孝道和孝治思想,讲的是“孝”是“广敬博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准则。数千年来,《孝经》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历史上仅为《孝经》注疏解释的就达500家之多。

  更有甚者,大唐皇帝唐玄宗为了弘扬《孝经》思想,亲自为之注解、作序,并以俊逸的隶体书写出来,令人刻于石碑之上,以流传后世。这就是著名的“石台孝经”,此石碑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孝经亭”内。

《孝经》这部奇书,是一本使人崇高使人圣洁的书,其不灭的光辉思想润育了前人、今人,也将继续润育后代百世。我们来学习一下《孝经》第一章(节选)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作为全文的开启,本章具有纲领作用,对孝的意义,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做了扼要的概括。章中首言孝是“至德要道”,从而将孝的地位抬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接着对孝做了进一步阐释:孝是人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化的源泉所在;它的基本内容是不毁伤父母给予的自然之体,就是说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那何谓孝之终呢?《孝经》如是说:“立身行道,杨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杨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的教养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人在青年时期以事奉亲人来体现孝道,中年则以服务于国家为孝,晚年则表现为致力于成为典范表率的实践。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影视作品,文学书籍中频频出现,学生虽能脱口而出,却未必能真正理解领悟和践行,因此遇到合适的契机,可以给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注重健康,爱惜自己的身体,保证自己的身体生命安全,不使它受到伤害,是“孝”的最基本准则,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进而延伸到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同样爱惜保护别人的身体,至少是不去伤害,从内心生发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从而让校园欺凌事件在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日渐减少,直至消失。学校适时举办的大型感恩教育活动,促进了善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生根。让那些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有点自私蛮横且耐挫力差的孩子矫正娇骄二气,成为有爱心,懂感恩的人。从感恩父母做起,让青少年最终成长为感恩社会,有正义担当,有益于社会的人。

   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智慧光芒照耀千古的至圣先师孔子,尚且谦逊的以《孝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如。而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要想有一番作为,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就更应该像孔圣人一样无论做什么事,立德在先,从善如流,恪守高尚的人格操守,胸怀天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那么一定会获得丰富充实的人生,成就一番事业。

   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宝藏,也是精神源泉。历史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并推陈出新,不仅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减少前进过程中的阻碍,而且能够成为的强大精神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经典新读——说孝 经典新读——说孝 经典新读——说孝

相关文章

  • 经典新读——说孝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呢?那我们得来了解一下《孝经》。 《孝经》相传是大圣人孔子的著作,孔子融六经之精...

  • 【读经典·说孝】01

    你好!昨天留下的谜,你猜出来了吗? 如想知道答案,请在评论区域留言。 今天,我们就借助简书平台,整合一些学习资源,...

  • 【读经典·说孝】02

    天子章第二 【本章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 【读经典·说孝】11

    五刑章第十一 【本章原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

  • 【读经典·说孝】08

    孝治章第八 【本章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

  • 【读经典·说孝】09

    圣治章第九 【本章原文】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

  • 【读经典·说孝】07

    三才章第七 【本章原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

  • 【读经典·说孝】10

    纪孝行章第十 【本章原文】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

  • 【读经典·说孝】12

    广要道章第十二 【本章原文】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

  • 【读经典·说孝】17

    事君章第十七 【本章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新读——说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rm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