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蚌船送好姑娘,
她名素素益芬芳。
阳澄有幸巾帼妙,
作品平添一缕香。
早晨起来已经很晚,来不及写新的文章,只好把一个游玩公园的感受写下来,觉得写好散文,还须多读一些散文。读了著名网红作家蒋坤元君的书评后,接着看到他的《长篇小说|珍珠湾53》,很震撼。因为常人难以每天都更连载,而作家坤元君却是日更不断,不仅更文快,而且更文更得很精彩。
在这里,我不得不钦佩作家才华横溢,但我心想,作家之所以能够写得这么又快又好,恐怕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笔耕不辍写文章,他坚持不懈地奋笔疾书写文章,已经让他能够驾轻就熟、从容不迫地驾驭他的别树一帜的语言,我想作家只有这样勤奋写作,他才能让他的写作技巧日臻炉火纯青的境界,舍此别无选择。
试想,一个不勤奋写作的人怎么可能把文章写得这么又快又好呢?!而作家坤元君在简村里,他笔耕不辍和凌晨即起写文章,已经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成千上万的简友有目共睹的事实,翻翻作家每天更文的时间就知道了。
作家的这篇小说,同样是那样貌似信手拈来,其实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而且写得很自然,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形容这篇小说,也是毫不为过。
而衡量一篇小说的优良与否,不是去看小说有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是看小说是不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地拽斯文,关键就是看小说写得自然不自然,写得自然的,就是好小说,写得矫揉造作,脱离实际地闭门造车,就是不好的小说。
而作家写的这篇小说,就很自然,先写素素跟耙河蚌船到了珍珠湾村,接着就很自然地写到王大林叮嘱素素的话,以及他让素素跟明龙一起抬河蚌和素素跟明珍作为闺蜜小姐妹的身份到明龙家暂住,等等,那可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凸显出小说不仅写得很自然,而且结构也是相当紧凑。这要是没有相当深的文学功底,确实是写不来的。
而我们就要会看文章,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们要通过看文章,细细地想,才能知道作家为什么这样写,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不仅如此,而且这篇小说极其富有生活的烟火气息,譬如素素跟明龙一块抬蚌,作家用非常细腻的文笔,写明龙很体贴心爱的姑娘,他把装满河蚌的木桶移到靠他很近的扁担一头,这让素素心里感到暖暖的,明龙的这一小小的动作就俘获了姑娘的芳心。
这样的细节,如果作家不在体验生活时细心地观察,那是写不出来的,这说明作家酷爱写作,是一个创作文学的有心人。
另外,写明龙的父亲跟母亲的一段对话,那种说种好秧好的话,多么幽默风趣,同时也写出明龙父母的感情多么深,即便到了儿女已快谈婚论嫁的年龄,他们还是这样缠绵悱恻,足见其伉俪情深,令人十分动容。作家在这里的细节的描述,令人叹为观止。没有很深的文学功底,没有像作家那样长期跟这些低层劳动者打交道,想写出像作家这样妙不可言的以细节见长的小说,是不可能的。因此,我特别喜欢这篇小说,因为他教会了我怎样写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