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419663/c10ffe38e2810dab.jpg)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花了很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的知识,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有些看起来很用功的同学,学习的时候很卖力,背了很多东西,但就是在考试的时候却总是考不好。
学起来越是不费力气的东西忘起来也是越快。
那些考不好的同学只是“看上去很用功”,他们喜欢一遍遍地看课文,看题目,遇到了难的题目从来不花时间自己努力把它解出来。他们往往害怕出错,遇到一点困难,就想着要放弃,要等到答案出来之后,想着要把答案好好背一背。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里,通过大量的例子证明了通过给学习的过程增加难度,就能够有效提升知识或技能掌握的程度。
我们以为不断地重复再重复,就可以把知识消化下去,但这本书告诉我们这其实是最为低效的方法。
我们时常在同一时间内把知识点背了一遍又一遍,但是当隔几天想要把它回想起来时,却基本忘光了。
那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才是最佳的呢?
1.有间断式的学习,不要把较多的知识集中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因为那样看似很高效,一下子学到了很多,但忘起来也是最快的。
2.阶段性测验,对学过的东西,不要一味地重复再重复,而是要回过头来通过测验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一直以来,我们害怕考试,考不好就要挨骂的痛苦记忆深深印在我们脑海深处。但其实考试还是一种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加深记忆,提升学习的效率。
3.对新知识新概念,用自己的语言体系表述出来,让新知链接旧知。
4.教是最好的学,尝试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
5.多样化学习和训练,遇到一些组合式的技能,不要单一学习和训练,而是要在不同的场景,通过不同的组合去训练自己。或者说,直接用起来,哪怕一开始用得很笨拙。就像游泳一样,不管会不会直接下水开始游是最高效的。只是要告诉自己别怕呛着水。
我们做过的事,吃过的亏,犯过的错误更容易被我们记住。
就像我们读了很多书,可其实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作者的人生知识、人生智慧和经验并不会因为我们读过那本书就自然地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当你丢下书,再过一段时间来看,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掌握书中的内容,更别提去运用书里的知识了。
所以,最佳的学习方式是尽可能把书里的东西实践一遍,让书里的文字变成自己的东西,变成切切实实的行动力。如果不方便去做的话,我们可以尽量过一段时间后,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是尝试着把书里的内容去分享给身边的人去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