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高考不青春
读诗:懂得·审美7

读诗:懂得·审美7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07:00 被阅读0次
读诗:懂得·审美7

审美经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凭借它,可以让欣赏主体轻车熟路,渐入佳境;但另一方面,若忽略了文本的独特性与丰富性,特别是由于时空背景等因素,审美主体的迭代与个体差异而产生延异现象,最容易产生套板反应,从而导致审美过程僵化。

读诗:懂得·审美

古代诗歌的鉴赏,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审美原则,知人论世,使相隔千年的经典依然散发着人性的光泽。作品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证关系。因此读懂,不只是着眼于文本或沉陷在语言的迷宫里,更要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的具体背景,了解创作缘由和动机,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主旨,抵达审美的高境界。

知人论世

早年的白居易,一直是努力奋进的。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白居易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白居易的仕官生活和诗词创作。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迎娶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白居易的一生转折点在815年。这一年,他被贬江州。原因起于政治事件和官场争斗。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这一年也是元和十年,白居易44岁时。六月,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被认为是越职言事。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他被贬谪的主因,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818年,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途中与元稹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三游洞。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 同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因言贬官,委身江州(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白居易曾写七律《病中对病鹤》自比,来表达自己的郁闷之情。“同病病夫怜病鹤,精神不损翅翎伤。未堪再举摩霄汉,只合相随觅稻粱。但作悲吟和嘹唳,难将俗貌对昂藏。唯应一事宜为伴,我发君毛俱似霜。”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相关文章

  • 读诗:懂得·审美7

    审美经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凭借它,可以让欣赏主体轻车熟路,渐入佳境;但另一方面,若忽略了文本的独特性与丰富性,...

  • 读诗:懂得·审美6

    懂得,不仅需要感性与悟性,而且需要知性与理性。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首先培养他成为一个有悟性、懂审美的人。当...

  • 读诗:懂得·审美8

    审美与创造,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当今新课改与新考改的背景下,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与...

  • 读诗:懂得·审美1

    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等,它由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传承、...

  • 读诗:懂得·审美2

    审美是对美的欣赏与判断能力,更是一种综合素养。审美素质是指美感能力、美学知识、艺术鉴赏力、艺术创造力、审美情感等方...

  • 读诗:懂得·审美3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读懂,是关键的第一步。如何才能读懂?从题目、作者和注释入手,从诗歌文本入手。如何读懂古代诗歌文本...

  • 读诗:懂得·审美5

    读诗,既要整体把握,重视感性经验与第一印象,又要字斟句酌,强化深度理解与理性分析。提高审美品位的要素很多,比如学识...

  • 读诗:懂得·审美4

    审美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还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鉴赏古代诗歌也是如此。中国传统美学,对审美有许多令人惊叹的阐述,...

  • 学书感悟

    生命不息 书法不止 学习书法是一个不断学习审美的过程 懂得书法审美也就懂得了中国的审美 希望我们每...

  • 你可以整容,我却看够了网红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爱美得会美,会美得懂得审美。男人都喜欢懂得审美的女人,正确的审美对女人来说"致命"的重要。 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懂得·审美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ag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