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救赎

作者: 神赐Doreen | 来源:发表于2016-05-19 11:37 被阅读184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你要如何看待自己的另一面,与另一个自己和解呢?小说中阿米尔的做法能不能带给你一些启示呢?

           在利益权利的算计中,你能不能真正找到快乐?也许能也许不能,你是否问过自己的内心呢?内心在渴望些什么,呼唤些什么?如果你的所做所行能够遵从内心的指引,能够在前进的路上,停下来观照自己的心灵,就是这部小说的最大意义了。

           今天推荐的小说来自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小说由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主人公阿米尔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好朋友,两个人经常一起游戏。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即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线;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但嫌阿米尔过于怯懦。两个孩子和别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阿米尔展露出写作的才华,但爸爸并不看重。而主人公由于孩童的自私,非常想获得父亲全部的爱,并因此总是因为父亲对仆人孩子的温情而心生嫉妒。主人公儿时性格懦弱,仆人的孩子勇敢忠诚,心态失衡的主人公后来用不光彩的手段陷害了仆人一家,导致仆人一家流落异乡,后来阿富汗爆发战争,主人公一家被迫出走美国。后来父亲的合伙人拉辛汗熟知内情,在临过世前鼓励主人公回阿富汗寻找当年的仆人小孩,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平复自己多年的负罪感并从病重的拉辛汗嘴里得知一个惊天谎言,哈桑其实不是管家的亲生儿子,哈桑是自己的父亲的私生子,即儿时的伙伴其实是自己的兄弟,被从恤孤院买到阿塞夫手中的哈桑的儿子是自己的侄子。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最终他历尽艰辛,救出了侄子,并将他带回了美国的家。

           读完小说后轮回这个字眼在脑海中回荡了若干遍。哈桑的兔唇在受重伤的阿米尔脸上“重现”;阿米尔对哈桑的孩子重复着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对两代人施暴的阿塞夫最终成为哈桑口中的“独眼的阿塞夫”;阿米尔像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索拉博。尽管这是小说,但我仍相信世界上没有偶然,冥冥之中的因果早已为故事作下铺垫,拉辛汗说“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我想这也是因果的一种方式,在善与恶的天平上,阿米尔努力向着善的那端添加砝码来获得解脱,找回曾经失去的真主。他是幸运的,手握风筝线,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不是苟且偷生,不是自我保护,而是将爱与希望传递。

          前几天和朋友讨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古话,她说,"滴水之恩,就应当滴水相报"。这样说来,当时的滴水也已增值或贬值,又怎能和此时的滴水相等同呢。这个时代太浮躁,每个人都会精确地计算自己的得与失,仿佛一切都可以用数字来计量投入产出比,礼物成为交易,恋爱成为投资,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真心付出的呢?有人把哈桑的忠诚解读为爱的炮灰,而我更愿意相信,这出于接纳一切的爱的本能。我们关心的是如何得到爱,却不是如何去爱,这样的感情抑或来自需求,抑或来自欲望,惟独不是爱。当把自我放在第一位,去追求等价交换时,永远不会明白爱的真谛。

            我们已经见了太多次新闻中各种各样的自杀性袭击,汽车炸弹爆炸,哭泣的女人,眼神恐惧或是暴戾的孩童,以及伤者血肉模糊的肢体……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麻木地扫过意义重复的新闻,几分钟后不带任何记忆。中东在大多数人心中已经和蜂窝煤差不多了——徒劳地支撑着一个架子,里面乱成一团,不同的教派和政权以难以理解的激情和仇恨挫磨着自己的国家。看上去离我们要多遥远有多遥远。而《追风筝的人》,就是将这些真正撕碎了的,赤裸裸地展开给你看。故事在最后的部分有多次的过去今日的对比:当阿米尔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时候,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他远远不敢相信的——身上腐臭气味的街头老年乞丐,居然是曾与母亲同品蜂蜜蛋糕喝下午茶的大学教授;自己与哈桑倾注全部心血整饬的庭院,已被专制政权占领多年,破败不堪;天空中没有了风筝,街角断了熟悉的烤羊肉香味,塔利班的鞭声在体育场里阵阵传出,只有山坡大树上模糊的刻痕,才能让达涅尔痛心地意识到这果真是自己的故园……精到的描写如同一祯祯真切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间,专制政权的摧毁式的统治让一切面目全非,刚刚在前半部分建立起来的意象遭遇彻底的颠覆,繁荣与衰落,温馨与残酷,给人强烈的感官震撼,而当想到这并不是作者架空的虚构,是确确实实发生在这个与我们接壤的国家的近几年的时间内的,便更让人惊讶得、触动得难抑悲声。读完《追风筝的人》,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通过主人公经历的种种,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内心世界从狭隘,幼稚越来越走向完整,成熟的过程。不置可否,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犯过错,心里埋下了不为人知的秘密,可能是自己做过的一些难以启齿的卑劣事迹,也可能是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后的深深懊悔……背叛与救赎,失去和追寻,贯穿我们的成长。一次又一次的翻新过去的自己,只为更好的走向前方,谁能说,成长,不是与自己的一场博弈呢?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阿塞夫,小说中最大的反派,他强暴了哈桑,玩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的残忍开始于未成年的孩童时期。他是普什图人仇恨哈扎拉人的典型代表。他说,阿富汗只属于普什图人,哈扎拉人污染了这里的土地,弄脏了普什图人的血脉。他的想法是社会的普遍认识,俄罗斯入侵前的阿富汗,已经蕴藏着动荡不安的因子。成年后的阿塞夫成了塔利班,他也更加凶残。小说通过描写他谋杀哈桑,残害哈桑的儿子,展现了塔利班政权的残酷。《追风筝的人》被拍成电影,据说影片中饰演哈桑的小演员,在影片播出后,不得不离开阿富汗,逃避塔利班对自己的威胁。阿富汗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这种灾难除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入侵,更来自本国人民的互相仇杀。作者将这个关于人性救赎的故事,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展示了人物的命运,放在阿富汗外侵内战的背景下,展示了阿富汗这个国家的灾难,也使故事情节的冲突性更强,增加可看性。

           关于友谊:哈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阿米尔。阿米尔作为他最重要的人,一直存在于他善良的心底。哈桑把阿米尔当做朋友,即使阿米尔有了其他玩伴,就不带他玩,即使阿米尔面对他被强暴不曾伸出援手,即使阿米尔陷害他偷了东西,他都不抱怨,不反驳。为了阿米尔,他默认了阿米尔对他的陷害。阿米尔对哈桑却不够忠诚。他嫉妒哈桑能够得到父亲的爱,他故意将书中的故事讲错,故意拿哈桑不懂的知识取笑他,哈桑受辱他不伸出援手,陷害哈桑。哈桑极善,阿米尔怀着恶意。这样的两个人怎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哈桑的友谊中充满忍让,这种忍让来自于不平等的意识而不自知。一个人怎么可能总是容忍别人的伤害?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篇关于友谊的文章,总的观点是朋友也要门当户对。哈桑与阿米尔的友谊,本身就建立在不平等之上,怎么可能牢固呢?哈桑自己将阿米尔当成了朋友,阿米尔对哈桑却没有最澄澈的友情,所以阿米尔不能挺身而出的做法,显得合情合理。哈桑是小说中善良的象征,是一个天使一样的男人,但他受到的伤害最大。阿米尔用石榴砸他,他捡起石榴自己打在前额上,阿塞夫强暴他,他现出了待宰羔羊般的神情,连他的儿子索拉博都说,人们总是伤害自己的父亲。善良是需要底线的,无底线的善良是软弱的。不能保护自己,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哈桑也具有着他自身的弱点。胡赛尼塑造了两个性格迥异的男孩,哈桑作为善良的代表过于脸谱化,阿米尔内心复杂,形象丰满了很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一部小说的灵魂,阿米尔复杂的性格与行为,正是这部小说的看点之一。

           有人说,人都是坏的,只是坏的程度不一样。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说,人都是好的,只是好的程度不一样。

          阿米尔越是长大越意识到,哈桑对自己的友谊,以及自己对哈桑的友谊。他回到阿富汗,听拉辛汗讲述哈桑,他急切地询问哈桑的下落,读到哈桑给自己的信时那么激动,友谊经过风吹雨打,才展现出本来的姿态。他深入塔利班内部,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饱受阿塞夫的摧残毒打,但他还是坚决要救索拉博。二十多年以后,他终于能够为了哈桑,也是为了自己挺身而出,完成了自己的救赎。最后他对索拉博说出哈桑曾对他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终于做回了好人。

          小说结局的安排独具匠心。阿米尔喜欢的女子,在结婚前告诉他关于自己过去的事情,问他还能不能接受她。阿米尔回答说“当然”。一个人,得要经历多少苦难与折磨,才能慢慢将棱角抹去,丢掉执拗与自私,学会忍耐,学会平静地接受遗憾,接受不完美。成长的得与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成长与救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长与救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cg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