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二十四

中庸二十四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2-11 07:09 被阅读0次

其二十四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有言:《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人之所感,天地万物,人情世故,小大形状,内外关系,往古来今,与时消息。人之所以感,或以眼耳鼻口,或以身体发肤,或以心志神灵,或主观,或客观,或感性,或理性,因之以自成一体。所感之浅者,寒暑温凉,喜怒哀乐也,情绪欲望也;所感之深者,经世致用也,损益得失也;所感之至深者,通神也,道理德性,无所不能。是以,《周易程氏传》曰:“夫以思虑之私心感物,所感狭矣。天下之理一也,涂虽殊而其归则同,虑虽百而其致则一。”

具天性者,有自然之德,纯樸而能精诚明道,所谓生而知之者也,率性而行自然能知行合一。教而学者,困而学者,为人之道,学而知之,知之能明,明而能行,行而能久,久而能醇,醇而能诚,诚而神明。诚之至,率性而行,不知而明;明之至,循道而已,天地诚不我欺也。是以说:天下大同,以万事万物之道理一也。

相关文章

  • 中庸二十四

    其二十四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有言:《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

  • 读《传习录》第五天-陆澄篇

    二十三、《大学》与《中庸》的异同:阳明先生说,只是将《大学》全书的旨意。都概括为《中庸》的第一章。 二十四、孔子正...

  • 《中庸》(二十四.治国)

    题解 心诚则灵,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这似乎有些夸大。 ...

  • 《中庸第二十四章》

    【原文】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xian)乎蓍(shi)龟,动乎四体。祸福...

  • 2020-06-01

    《中庸.第二十四章》“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意思是国家将要兴盛,必有吉祥的预兆,国家将要灭亡,...

  • 《论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人,平人常人也。中庸之道,为中庸之人所易行。中庸之德,为中庸之...

  • 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曰:“中庸其...

  • 晨读《中庸》五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这个境界,就...

  • 《中庸》的主要内容

    1.3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著,论述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中庸》写道: “君子之中庸也,...

  • 何为中庸之道?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为人处世遵循中庸之道,小人则往往违背中庸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二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cx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