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叶山
那是民国初年,在这个水溪合流的小村庄里,有个叫康大胆的人。这个人不信神,不信鬼,以胆大著称。
他是一个木匠,村里人原来叫他二木匠,因他在家里排行老二。可后来人们都叫他大胆了,至于他叫什么名字,人们似乎记不清了。
说起来话长。听说他年轻的时候,跟他爹学手艺时、胆子就非常大,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那年冬天,邻近村二道沟梁一家,有一个中年妇女得了急病快要死了。那家人准备后事,托人来村里,找个木匠打棺材。结果找到了他父亲,他父亲为了找个会拉锯的,能赶工期,便把他带去了。
他父亲预料的一点也不差,那家没有现成的板子,只好用干杨圆木现破板子。他和父亲开始量材,那家帮助找料,很快材料凑齐了。他们来不及立柱,因是冬天,地冻三尺,挖不下坑子去。他和父亲在门前的一棵柳树上,将圆木量足尺寸,横截开,竖起来,用大绳固定住。二人拉锯开始破木板,一刻不停的,起早贪黑整干了两天,总算完成了。
他父亲又让那家找来了一块苫布、搭了一个简易棚子,一面靠墙,两面拢住、防止刮风。里面搭了土坯通道,开始生火烤板子,因冬天的板子有水汽,不好粘水胶严缝。
这一切准备好了后,一天多,卯榫上扣,刨光涂色上染料,一口棺材打好了。
说来也巧,中午棺材打好了,这个妇女晚上就咽气了。这时他和父亲,正在西屋炕上吃晚饭,突然听见一片嚎啕大哭声,知道是病人不行了。跳下炕来,一看正是病人死了。几个人正在给这个妇女穿衣服呢。
时间不长,村子里来了不少人,其中一个是前来执事的,有五十岁开外。他分开众人,直向屋里走去,见他家人有的给死者穿新衣服,众人哭成了一团。他看了看众人高声说道:“留下几个穿衣服的,剩下有不少事,咱们该准备的准备。”众人听了他的喊声,止住了哭声,有的眼睛还在流泪,都跟着他出来了。
到了屋门口,他对这家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主人说:“老三你得把准备的被褥先放在棺材里面,一会等着入殓。咋也得请个阴阳先生吧!”“那好办,就让我的那两个孩子去找被褥,让老四去请阴阳先生。”说完看了看执事的又说:“叔你看这样行吗?还有啥?”执事的说;“还有啥?我刚说那二件事是紧要的。纸张、做饭的、打坑子的、撕孝布的,搭灵棚的,落忙人你找了吗?”“没有,我这就去安排!”说完急匆匆地走了。
这时执事的见人们把死者衣服都穿好了,就让死者的两个儿子,一左一右护着把她放进了棺材里去了。按照当地习俗、人死了一般放三天,才出殡,以示对死者的尊敬。三天内,棺材盖平放上,在灵堂家人、孝子、亲戚吊唁。等待起灵时,再入扣,下三黄闸。
这时已经掌上灯了,灵棚也搭好了。棺材刚入灵棚,听大门口一声喊:“先生来了!”只见一个老头,身穿青衣、头戴毡帽,肩上搭着搭襟,手里拿着罗盘,摇摇晃晃地走进了大门。这时白布孝已撕开了,有几个孝子顶孝扎麻,急忙给先生叩首。主人也到了门口,寒喧了几句,便将先生让进了屋内,就出去了。
先生到屋后,将搭襟、罗盘放下,坐下来后问:“写吊联了吗?”有人回答说:“没有,就等先生呢,”“那好!取笔墨、白纸来?”一会,一个孩子送上。先生接在手后,铺在炕桌上,笔走龙蛇,三下五除二,就画完了。他抬头看了看大家说:“贴上去吧!”有人拿走了。
这时先生不慌不忙地从搭襟里,取出来了一卷发黄的书来,放在桌子上看了一会,慢条斯礼地说:“后天辰时,可起灵入葬。”
这时落忙人都找好了,并且大家都分了工。有几个做饭的,当晚就支好了架子,等明天一早就去赶集。打坑子的人也都定好了、准备明天一早就行动。纸张已在扎彩匠那也定好了,抬棺材的十六扛,人都预备下了。先生把出殡的时辰也定了。当晚有二个儿子和侄子守灵。
灵堂里的麻油灯花,不时地嘶嘶的跳响,发出清脆的爆音。守灵人不时地烧香燎纸,有近道的亲戚夜间赶来奔喪,哭声凄惨,令人毛骨悚然。
老三付了木匠工钱,这木匠因道远,赶上天黑没走了。老三就安排在邻居家住宿了,等待明天清晨再走。
老木匠和他的儿子,刚躺到炕上,似睡非睡。忽听外面有人喊:“可了不得了,活见鬼了!诈尸了!诈尸了!”又听外面有许多人操操嚷嚷,但听不清说的啥。不大一会,这家主人听到外面有人喊,出去一趟后。回来对媳妇说:“老三媳妇死的日子不好,诈尸了!两只手正捶棺材天呢,里面动静可大了。阴阳先生贴了几道符,也没震住。现在把铁犁铧子,都压在棺材头上了。听说再震不住,就得找木匠提前封棺、下三黄闸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都被一门之隔的老木匠听着了。这老木匠常年在外面干活,走南闯北的见识多了,便对儿子说;“她得的是汗病,或伤寒,这个病我听人家说来,气滞痰瘀、就会死过去,有时候会苏醒过来。我原来在北川干活时就遇到有人亲口对我说过。”儿子听了后说:“爸爸我看看去,她要是真如你说的,岂不是救她一条命?”父亲说:“她要是真诈尸呢?”“那我也不怕”说完起来就走了。
他来到了邻院一看,灵棚下灯火暗淡,只有西北风呼啦呼啦地刮着,门口的灵幡随风飘动。棺材板上压着一个铁犁铧子,棺材头上用黄婊纸画着的符,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这时不闹腾了,已经吓的没有几个人了。只有他家里人、几个走不了的亲戚,再就是阴阳先生和执事的二人,都吓的龟缩在一个屋里,面如土色,都怕被鬼抓去。
阴阳先生和执事吓的也不轻、外面有个风吹草动,他们都以为鬼来了。小木匠一进门,他们就听到了。小木匠刚进屋,他们就把小木匠当成救星了。执事说:“你可来了,死人诈尸了。闹了好几气了,先生贴符也震不住,我们刚和老三商量,正好你们没走,想找你们带斧子过来,提前封棺把三黄闸下了。”话因未落,又听灵棚的棺材,咚咚响。几个人都吓的没了主张。小木匠说:“我去看看!”阴阳先生听了好像抓到了一棵稻草,于是和执事、老三和众人在后面跟着,悄悄地看个究竟。
但见小木匠直接走入灵棚,在棺材头前屏住呼吸,听里面的动静,他听到了里面的人一会用手敲打,一会用脚踹棺材堵头。他认定可能是人活了。想到这,他胆子大起来,按住棺材头,一使劲将棺材板翻了下来。
这个女人可能是在里面折腾的太累了,可能也憋得够呛,只见她大口地呼吸。见有人来,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憋死我了!”这声音只有靠近的小木匠听见了,小木匠伸手扶了她一下,她似乎是要坐起来。不知谁在身后大叫了一声:“诈尸了!”仅这一句,就把后边的人吓的连滚带爬,往回逃。前面有磕倒的,绊倒了好几个,有的把脸也创了、有的把鼻子摔破了。先生跑的更快,慌不择路。一头磕到了门框上,把头磕的发青。甚至有人都怀疑上了小木匠是不是鬼变的了。
小木匠见众人都吓跑了,他把这个女的扶坐在棺材帮的一侧,说:“你在这等着!”说完就走出了灵棚,回到了屋里说:“人没死又苏醒过来了。”有人在灯光下、还用手摸了他一下,看他是不是人?他说:“摸啥!还不快去救人!”大家见他真是小木匠,便处处探探地去了。有小木匠仗着胆,他们仔细一看,真的没死,又苏醒过来了。这老三和她的两个儿子和亲戚哭了起来,执事人和阴阳先生见了说;“活着就好!”于是众人七手八脚地把她抬到了屋里,她直觉的口渴、喝了点水精神多了。她说她睡着了,觉得口渴,心里闷的荒,才醒了。老三父子对小木匠千恩万谢!老三又从家里拿出钱来感谢!小木匠说啥也不要。第二天,天不亮就和父亲回去了。
半年后,老三领着她的老婆,带来许多礼物,来看他,来感谢救命恩人。交谈中,听说她醒过来后,被姐姐接到了县城,找了一个名医,给他治好了。后来这个事在村里也传开了,叫二木匠的少了,叫他康大胆的人多了。有人说,他活了八十多岁才死。
2019年3月16日沈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