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利欧是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全世界顶级投资家、企业家,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对这个领域,我是一片空白。
少有的,我在翻阅一本书之前,先对作者感兴趣,还特意去百度了他的个人简历:
1949年出生纽约,12岁在高尔夫俱乐部做球童,每捡一包高尔夫球,赚6美元,这笔钱攒起来之后,他买了自己的第一支股票。26 岁,在逼仄的公寓楼里,成立了桥水基金。
桥水基金在 2011年(达利欧62岁时)超过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对冲基金。为此,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甚至评价说,达利欧的桥水基金对经济的统计分析甚至比美联储都靠谱 。 有些事情总是惊人的相似。它让我想起巴菲特,比达利欧大19岁,在巴菲特刚刚跨入11周岁,便跃身 股海 ,并购买了平生 第一张股票。
不说在七八十年前,就算在现在21世纪10年代,十一二岁的孩子,还在读小学,知道钱好,多数只能伸手跟父母索要,或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鲜有人会想到让钱生钱,譬如买股票。
不由地好奇,他们俩所受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敏锐地发现财富的魅力。 了解了瑞·达利欧成立桥水基金的一些基本概况之后,我试着去阅读了一些他的观点,说不定哪些观点在《原则》里也会提及,没关系。
观点一:没一个成功人士天赋异禀
瑞·达利欧说:“我阅人无数,没有一个成功人士天赋异禀,他们也常犯错,缺点也不少,他们成功是因为正视错误与缺点,找到日后避免犯错、解决问题的方法!”
犯错是成长的机会。他觉得全力利用好直面现实的过程,尤其是在和困难障碍斗争时的痛苦经历,从中竭力吸取教训,定能更快实现目标。
观点二:成大事者,不把赚钱当首要目标
瑞·达利欧说:“我们不会满足于实现一个个梦想,而是享受这个追梦的过程。"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他们没把赚钱当做首要目标,只是认真工作,生产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逐渐变得富有了。如果天天想赚一大笔钱,但没按社会需求进行生产,就不会那么赚钱。
而这又是基于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它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 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
通俗说法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梦想是赚钱,而当你赚够了,再赚更多也就没有边际效益了,若此时的梦想还是赚钱就很傻。
超过使用边际后还不断获取,是难有回报,甚至没有回报的,还会产生譬如贪婪这种负面的结果。根据边际收益递减原理,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要寻求新鲜事物或探索已存在事物的新层次,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满足。
这里要区别“目标”和“欲望”。目标是你真的想实现的东西,而欲望是你想要但会阻碍你实现目标的东西。比如,假设目标是身体健康,欲望就是吃可口但不健康的食物,这种结果不利于你实现健康这一目标。
观点三:平庸之辈,思维是最大瓶颈
达尔文自传曾说过:“在大自然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成功人士与平庸之辈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达利欧要我们正视自己的弱点,懂得如何应对自己的缺点,不会使其阻碍梦想的实现,这正是一种学习能力。
我还知道,他现在的团队每星期都会举行“这个星期世界上发生了什么”的会议。
世界!
在他们的世界里,还有太多我终其一生的阅历都无法想象的事情正在进行着。还敢闭塞吗?赶紧学习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