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类书的时候逐渐发现,其实关于方法论的内容,早在文章开始之初就已经讲到了,然后作者会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数据来论述这一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的结论其实是前面提过的,当人们怀揣着成长的心态,愿意通过刻意练习反复的训练,不断为学习知识/技能建立记忆线索,那么假以时日在这一领域中,你就能获得成功,或者说你想要得到的结果。
为什么呢?
生而为人,我们的智商实际上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遗传、成长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条件、营养以及母亲(重要养育者)为他营造的认知环境。这么说起来,似乎是在强调孩子在幼儿期有多么多么的重要,确实很重要。
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将会培养出延迟满足的能力,也就是能够为了自己的长期利益更加专注自律而放弃短时间的满足。跟踪研究表明,拥有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将会在未来拥有更强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呢(这点书里没讲,凭记忆讲一点)?很重要的一点是重要养育者的承诺做出后一定要兑现。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成长下来的孩子,才能够不那么只争朝夕,而更专注于长远的目标。这是父母言行一致所赋予他们内心的确定感。
那是不是早早过了幼儿期的我们,就没有任何的期望了呢?并不是。对于大脑而言,它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只要我们不放弃的去锻炼磨练打磨它,我们就能养成习惯,会不断强化相关神经突触髓鞘,这些都会沉淀成我们的晶体智力,充满了岁月留痕的美(?)。
世上没有一件事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更不是每一个有天赋的天才就能在那一领域锋芒尽显从而封神。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天赋也许重要,但努力才是不能忽略的一部分。
你,是成绩导向还是成长导向的人?在你的一生中,人们包括你自己对你的评价是聪明还是努力?
我已经厌倦了大家从小对我聪明的评价,似乎我所取得的一切都是靠聪颖轻松获得的,似乎我不用太努力就可以轻松获得好成绩。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真的是我在这些年才深有体会的。
当一件事情用我的聪明不能第一时间解决或了解时,我就会不由自主产生畏难烦躁不安的心态,我总想寻求一些简单的快捷的看起来毫不费力的“聪明人的捷径”,也正因为有些事情做起来太毫不费力,我就不会那么深入的去了解,持续的去坚持。儿时对我聪明的夸赞,是影响我一生的毒药,只能靠自己的觉察去一点点解毒。
而从小被夸奖努力并且能够看到自己进步的人呢?会有一个信念种在他们心中,只要通过一定的有效的方法以及方向正确的努力,那么问题我会解决技能我也会掌握。这是一种成长的心态,带着勇气、好奇心和坚持,让自己能够忽略掉前进路上的险阻,从而走的更远。
书里还讲了很大篇幅的助记方法,其实这跟第二章讲的人天生就是一种喜欢叙事的动物是同理的。通过给要记忆的元素编码赋予形象再用她们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记忆那些冗长复杂的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