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忆

生命进行到如今,在这之前,从没觉得自己活在底层。不论是读书还是开始工作,都是中规中矩,不曾拔尖儿也不至于垫底,像极了儒家所谓的“中庸”,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天资有限,做不到最好也因为碍于面子羞于沦为阑尾。
说到天资这东西,人生而不同还真有个中差别。就拿小学时候的读书经历来说吧,听多了那些“书山有路勤为径”、“勤能补拙”的论断,就天真地以为这就跟生产车间的社会劳动时间一样,花的时间一样就能得到同样的产出。临近毕业那会儿才看清楚,那些个言论虽不假,但也没那么真,世间万物,真真假假,哪都有那么绝对。这中间儿还有一个存在叫做“天份”。那会儿拿着模拟试卷抬头望天,想不明白为什么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换不回哪怕微不足道的进步......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勤之一字,一撇一捺,苦苦遵循,为何还是如此?直到毕业了,才勉强能看到个丁卯。同班同学,玩野了的临到考试,随便也能给你来个状元,观察了她许久,玩得多学的少,就是如此奇妙,天资使然吧,就像电视剧中常出现的那句话“少年,我看你骨骼惊奇,是一副练武的好材料啊,假以时日,必有所成......”哈哈,你看,从古至今,由来已久了。
由此及彼,小时候那些萦绕在耳边的话,那些被要求听进去的道理,现在看来也未必那么真切,相反的,在人世的日子渐长,看多了人情世故,愈发觉得这些话都是绝对中的绝对了。

有时候无聊会想:“如果那个时候,不做那个选择,是不是我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呢?”回想曾经,种种场景,依稀在目,记忆或许不那么清晰,但伴随而来的感情却还是那样深刻。曾经的选择可能没有对错之说,但却导致了后面感情的错落。如果那个时候走了另一条路,或许就不会经历那些人那些事,也就没有那些年的挫折 落寞,苦闷了吧......安慰自己:没有什么所谓的对错,就算有,也只限于当前当下当时,在时间绵长的维度验证下,当时的对错未必如此,不是么?谁能说,现在看起来很糟的一件事 五年 十年 二十年后再看还是如此呢?就像几百年前古人就已了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智慧那样呢。
因生果,果承因,大概就是如此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