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应该要成为什么样子?听到这样的发问,你心目中可能出现了一个完美的别人家孩子的模样,那个模样可能跟你的孩子一点相似也没有。所以,最后你大概会失望的说,他能上个大学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养活自己就好了……
可是,有多少人会想到的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善良、自信、彬彬有礼、对长辈能有孩童时的“乖巧”。这个乖巧不是事事言听计从,而是让父母长辈始终都觉得你还是他那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有你在,他们觉得他还可以帮你抵挡世界的不安;有你在,他们觉得你可以帮他们应付这个他们越来越陌生的世界。
老大宁姐已经四十五了,一次一起去另一个同事家参加葬礼,宁姐带了妈妈去悼念。我眼中的那个做事果断心思缜密,不怒自威的中文组组长兼学校财会组长一下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儿。宁姐一步不离妈妈,在妈妈身边给妈妈介绍自己的同事。当时的宁姐像个小孩一样崇拜着自己的妈妈,可是又像大人一样呵护着妈妈,眼里溢出来的都是满满的爱。
其实,泰国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都很平和。之所以用“平和”这个词,是因为父母很少吼自己的孩子。我见过在餐厅吃饭的小孩乱跑打翻水杯的,可是孩子母亲并没有厉声呵斥自己的孩子,只是严肃的盯着,孩子就愧疚地站在原地一声不坑。我也见过,广场上不愿离开玩伴跟妈妈回家的小男孩,一秒钟飙泪,孩子妈妈依然柔声细语。
我的学生不管上课多么调皮,放学看到来接自己的父母永远是乖宝宝的模样。细声细语温顺的像一只只小绵羊。
但是,最近给学生放中文电影,题材大都与青春相关。电影里冲吃着父母对孩子咆哮式的斥责,孩子对父母敌人般的势不两立。多么可怕的场景,虽然现行教育下,父母没办法对孩子的学习百分之一万的重视。可是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风吹草动,父母能不能不去想象的波浪滔天。
孩子与父母是世界上最最亲密的关系,若两者都不能温柔相待,谁还值得你撩动内心的柔软。
作家池莉有一本书《立》,记录了她从孕育女儿到孩子24岁的一系列成长的故事。大学时在图书馆偶然看到此书当即读了一遍,后来为了完成作业再次借阅,来泰国工作以后打发闲散时间读了第三遍。
你的孩子应该要成为什么样子大学时读觉得,作家真的是很作的一种人类。为了自己的孩子皮肤白皙,池莉在怀孕期间很少吃颜色重的食物。孩子的第一次走路,她能感慨颇多。幼儿园时,孩子要请全班同学吃饭,她也客服一切困难应允了孩子的“无理”要求。上中学,一起对抗学校里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一本书看下来,别的暂且不说,因为你会说身为作家的池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隐形的便利。但是,你绝对会从她笔下看到一个温和小女孩儿长成了一个自信温柔的大姑娘。温和的孩子,是因为没有厉声的父母。池莉因为自己的丈夫对孩子阴晴不定不惜离婚,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承受不公平的情绪发泄。
池莉在书中说“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的一种标准和理想。”
望子成龙也好,望女成凤也好,那都是为人父母的美好祈愿,可是再美好的祈愿都禁不住初衷跑偏。你孩子的样子就是你对他的样子,他对世界的样子就是你对世界的样子。所以,不妨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