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好·倾心正能量
《善经》——月牙山人

《善经》——月牙山人

作者: 月牙山人朱金城_凤凰训 | 来源:发表于2018-04-25 13:18 被阅读13次
福缘善庆

      《善经》作者月牙山人,主要分为善道、善歌、养生歌、四大恶人、善师、学善、无病论、志意人生、善人制药九章论述,实乃天下善文。

第一章 善道

        善者太极之道,至善者无极之道。善之阳,一心不二,存一技之长天下无双,天父之道。善善之阴,羊口柔顺如水,善根、善性、善果,地母之德。月牙山人曰:“善人有外七善、内七善、性七戒。”

  外七善:一曰心善,谓之至诚;二曰眼善,谓之善意;三曰面善,谓之微笑;四曰口善,谓之赞美;五曰耳善,谓之倾听;六曰身善,谓之助人;七曰行善,谓之爱心。此外求快乐之法,谓之养善根。

  内七善:一曰善学一;二曰善思一;三曰善问一;四曰善勤一;五曰善乐一;六曰善精一;七曰善执一。此内求快乐之法,谓之成善果。

  性七戒:一曰戒怨气;二曰戒怒气;三曰戒着急上火,四曰戒批评责难;五曰戒挑人毛病;六戒知过不认;七曰戒不服人。此养生去病之法,谓之和善性。

山人歌曰:

精修内外把扇摇,

善根善果自来朝;

戒性空性智慧水,

养生去病乐淘淘。

第二章 《善歌》

善人是专一符道人,二心是逆天人。

善人是做事合理人,悖理是害理人;

善人是善始善终人,把事做坏是废人;

善人是存公济民人,存私伤公是贪人。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累人。

善人不恨人,恨人是伤己人。

善人不责人,责人是招怨人。

善人不伤人,伤人是害己人。

善人不生气,爱生气是愚人。

善人不上火,爱上火是病人。

善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贫人。

善人不耍脾气,耍脾气是贱人。

善人找人好处,爱看人毛病是收脏人。

善人认己不是,爱找人不是是愚钝人。

善人喜好服人,不服人是阴木招难人。

善人不好争理,好争理是阴火受苦人。

善人从不怨人,好怨人是阴土受累人。

善人不愿分辨,好分辨是阴金受贫人。

善人不好烦人,好烦人是阴水受气人。

善人不怒真赞人,怒骂喷粪是垃圾人。

第三章 养生歌

善恶必报,自然天道;

福祸病门,惟性自招。

一心不二,天门地窍;

善善善一,善果速报。

寻人好处,聚灵之妙;

暖心之丸,养心丹药。

挑人毛病,收脏于窍,

阴气重重,伤身无靠。

认己不是,智慧之桥;

清凉散济,一包含笑。

上火生气,龙吟虎啸,

忏悔之门,养生大道。

第四章 世上四大恶人

大恶有四,盗贼不算在内。讲善不行善、知过不改过,是第一等恶人;吃点亏心里就难过,占点便宜心里就高兴,是第二等恶人;非分的事,知道不可得而念念不忘,非法的事,知道不可做却偷偷地去做,是第三等恶人。有人夸奖,心里就高兴,受人批评,心里就不快,是第四等大恶人。

注释:

世上有四种大恶人,强盗不在其内。第一等大恶人是借善敛财、知过不改;第二等大恶人是总想占便宜、分文不舍;第三等大恶人是知法犯法,知错做错;第四等大恶人是只喜欢奖励,不接受批评。

第五章 荀子四大善师

原文: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乱,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弟子通利则思师。《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此之谓也。

诠释:

老师的技能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尊严而使人害怕,可以成为老师;年龄达到五十岁而有威信,可以成为老师;诵读解说经典而在行动上不超越、不违犯它,可以成为老师;懂得一个精微的道理而又能加以阐述,可以成为老师。老师的技能有四种,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里面。水深了就会打旋,树叶落下就给树根施了肥,学生显达得利了就思念老师。《诗》云:“说话总会有应答,施恩总会有报答,没有大德不抱。”说的就是这种道理啊。

第六章 学善(依善师改编)

1存善心、说善话、行善事,当体成真就是善人了。现今学善的人,大都从”欲明明德于天下“上去用力,不知从”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上入手,所以不能成善人(月牙山人曰:“一心格一物,此谓之专一之大道。”)。

2人都不知顾名思义,不知”我善“,就是我自己。偏向外求,越求越远。所以古人说:”善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3现今的人都被大帽子扣住了,学善的人便以为大善人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学。若有人说要学大善人,就以为狂妄,认为是侮慢善人。其实这样人是把善人看小啦!如果人人行善道,人人是善人,那该有多么好!善人是愿意人人都能成善人,不是自己成为善人就完了。

4善人的心里,不但愿意人人都能成善人,并且愿意能比善人更高几等。人也必须把人教得比自己高,才算对得起人。

5普通人以为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所以不注意。不知人就是我,我就是人,人我本是一体。把人我一体做到了才是善界人。

6人说善界里一人有饭吃,大家都有饭吃,一人有物用,大家都有物用。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我的分别。所以没有人我的分别才是善界人。

7学”好“是学”好“,学道是学道,分不清可不行。某人开口就是善,我专讲我。善人是人的榜样,照善人说的去做,才能成善人。天天讲善,日日说善,显示自己知道的多,那是学”好“,不是学道,象开个谎花,不能结果。

8人都念已成的善人,我念未成的善人,使他成善人,才是真念善。谁是未成的善人呢?世上人都是。我劝他尽人道,就是念他成善人。岂不知善人不是空念成的,是由争贪里漏下来的,我不争贪也劝人不争贪,众人还不信,真招笑。

9善人是人成的,今天不求人道的善,去求宗教之道,就是迷茫自痴。我是从扛活(佣工)上得的道,人都轻视我。有一年某人士向我说禅机语:”芥子能藏须弥山“我说:”是我“。他说:”请解释“,我说:”我这个人活在世上,真象一粒芥子那么藐小,可是我的心里藏着善界、天堂、苦海、地狱,四个大世界。不正是说我吗?“

10八德是八个门,都能进入善界。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全部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

11人不得道是由于性、心、身未能合一。身子做事,心里想别的,是心和身不合一;遇着逆境受不了,生气上火,是性和心不合一。必须三合一,才能得道。要想成善人,还得四大界合一。今人只用心感受善,身口与善相违,怎能成善人呢?

12我早年劝世,不敢带书,怕人问我是什么教的?我遇着什么教就是什么教。那年我到朝阳基督教会,有人问我是什么教?我说没教。他把我好损(讽刺讥笑)说:”你没教还没父母教吗?“其实理是一个,人若不真也难成道。

山人按:

宗教只是为教化世人而立,其言理多真而事虚无飘渺,其行聚敛金银而另人疑惑。全信者死,半信者不活。僧道之徒犹如水中之鱼,那塑雕泥像好比是水,僧人眼中的善男信女便是鱼饲料而已。而众人眼中都是为求私利的伪善,世人都知道自欺其人而已。

父母之教,圣人之心。人都是父母所生,若不信父母之教,还能信什么呢?故三国涿州刘备对其子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有钱还是多多敬养父母,或者去孝敬能保佑子孙的祖宗!何必去喂养那些混水的鱼儿呢?

第七章 善人无病论

真善人,无病。善人无怨无恨,无忧无虑,无怒无责,空心无我,贪嗔痴慢疑五毒不染,自然安心自得。五毒之中唯嗔毒难治,怨生百病之因。嗔,异体字謓,口真、言真也,嗔在不舍小过。嗔毒,其脏无比,心一认真可入人之五脏六腑,入肝木郁感发怒毒,入心火郁感发恨毒,入脾土郁感发怨毒,积入肺金郁感发恼毒,入肾水郁感发烦毒。入六腹走四肢,则哀、愁、忧、思、恐、惧六毒俱生,百病自生。

五脏积累毒素久而成郁,五郁外发伤人伤己伤五脏,五郁内走独自伤脏走六腹全身骨肉肌肤,百病生尔。

然毒可避乎?不怒,不恨,不怨,不恼,不烦可乎?关闭五窍,一则不闻、不问、不言、不听,毒自然而五窍可入(做个三不猴,岂不百病不生,而又不伤人。)!二则,做个空心人、无心人自然病不得入。

毒已入五脏可治乎?可!纠积怨之根本缘由,感念忏悔,或吐或泪或鼻或泻或大汗,病不药而愈。哭笑唱跳,泪泻吐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此五气所生五郁治疗之法,木郁吐法,火郁汗法,土郁上吐下泻法,金郁汗法,水郁泻法。

第八章 善人的志意人生

善人之德,谓之一德。一德者,人各有一善,即各有一精。善者,精者,志意之人生也。

一德者,德能一。即精神、志向、思虑、工作和爱好能合一,才能达到五脏合一,即志意精神魂魄合一,五德一也。如此,本立道生,怨恨恼怒烦五毒不生。人活在志意之中,忘记了身心,所以良狗若亡其一,良马若丧其一,唯精神尔,可谓之神狗、神马!人如果活在精神志界,笃行其一,自然谓之神人也。

《灵枢·本脏》记载:“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第九章 善人制药——静修堂上药六十味(话疗、唱疗、自疗、善疗)

这是一道养生养志的良方,山人将前人思想与自身感悟提炼归纳后,推出了这套静养身心的养心大餐,读者不妨一试,体会其中滋味。

  静修堂心灵制药简介:

  静修堂心灵制药是月牙山人依据凤仪先生之学和圣贤精义所独创的心理良药,意境深远,包括治病养生、实意养志、圣贤大成三大系列,是居家、旅行、工作、立世创业之必备上药,共六十种。俗话说百病心生,心病还需心药医,能得此药者都是大福之人,能膳食此药之人都是大富之人,能传此药之人都是大德之人。

  功能说明:此药自然无毒,乃经天纬之大经大法。其要旨在知命(止宿命、消阴命、长天命),避五性之灾(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别四界而通富贵”(身界人主贱,心界人主贫,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贵),行一之大道。人生的健康疾病、富贵贫贱,成功失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治病养生系列

  1、百毒散:不怨人、不怨事、不怨家国,不怨不能,不怨不会。怨乃百毒,去毒不怨,不怨无病,无怨免灾,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

  2、大德汤:理解人,度化人,成人之好。

  3、大智膏:不要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怀恨于心,只管自己努力去做,别人的皮鞭是剔除你身上疾病的起源。

  4、降龙丹:不着急,不上火。火逆的多吐血,上火是“龙吟”, 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热极伤身。

  5、伏虎丹:不生气。气逆的多吐食,生气是虎啸。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寒极会伤人。

  6、嗔毒散:无我。嗔毒是人的禀性(怒、恨、怨、恼、烦),毒积久病,生五郁之病。人养志实意,远离心身谓之无形无我。

  7、避火丹:心不动、念不动、人不急。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道义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

  8、暖心丸:找人好处,又名聚灵丹。找人好处、存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结缘,永无苦恼,只有 “暖心丸”才能度人。

  9、智慧水: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能顺化一切,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

  10、知己丸:认识自己错误,又名清凉玩。常人的错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错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错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错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错误。如此承认自己错误就能处处知己。

  11、舒肝丸:服人。不服人是阴木,木性人招难, 偏于木的顶撞人, 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

  12、降心丹:不争理。 好争理是阴火, 火性人受苦,偏于火的争理, 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

  13、泻脾散:不怨人。 好怨人是阴土, 土性人受累, 偏于土的欺人, 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

  14、清肺片:不辩驳。 好分辩是阴金, 金性人受贫, 偏于金的伤人,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

  15、和肾汤:不烦人。好烦人是阴水,水性人受气, 偏于水的厌人,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

  16、养肝丸:仁慈。 能受气是阳木,真是佛的根,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

  17、养心丸:主礼。 明礼主敬是阳火,真火是神的根,真火主明理、知时达务,不争、不贪,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

  18、益脾丸:诚信。知因果是阳土,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

  19、益肺丸:义气。 找好处是阳金,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

  20、益肾丸:智慧。认不是是阳水,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

  21、保和丸:服人、爱人、让人。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22、平安膏:不动性、不怀心、不违法。

  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要是违法犯罪,国法就处罚。这就是性心身三界平安。

  23、无忧汤:想人好处。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骨子里常发脾气是性界病,心病必引起性界病,性界病必引起身病。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

  24、三清丸:无不良、无私欲、无脾气。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

  25、三清片:不贪、不争、不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

  26、保济丸: 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 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气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

  27、三省汤:一省性中有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么?

  28、八味养身丸: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气。

  29、三宝片:忍、知足、勤劳。就是性、心、身。能忍则性安,性属水,乃人精,精足生智;知足则心了安,心属火,人之神,神足生灵;勤劳则身安,身属土,乃人气,气足发育。

  30、圆通片:尽天性、化禀性、远习性。天性用事会找好处,禀性用事总看人不对,习性用事为物欲所困。

  二、实意养志系列

  1、转运丹:知天命。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

  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能平和,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 古云“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

  2、消阴散: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能忍才可以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要度人全凭一个化字。

  3、双修丸:化性修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性化了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长天命找人好处,不耍脾气;增宿命善学习,不生怨气;消阴命就是化禀性(怒、恨、怨、恼、烦)。

  4、金志丹:用志做人。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圣人的境界。

  5、银意丹:用意做人。若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

  6、清心丸:不以心用事。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

  7、轻身丸:不以身用事。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狱的境界。

  8、空心丸:没说。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 没说的叫做无心人, 没心人是圣佛,志界人一切没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圣佛”。

  9、净心丸:知足。意界人知足, 知足的叫做净心人, 净心人是神,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

  10、操心散:戒贪。心界人好贪, 好贪的叫做操心人, 操心人是人, 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

  11、糟心散:戒斗。身界人好斗,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见着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

  12、圣神丹:挪界。人要想超凡入圣,得会挪界(转移境界)。弃心界、身界,入意界、志界,意志无形万物不伤,心身有形糟心苦海。

  13、鬼身散:不揭短。身界的人互相揭短, 鬼(身)界人“争”才能得, 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

  14、魔心散:不争理。心界的人互相争理, 魔(心)界人“求”才能得, 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

  15、神意丹:容让。意界的人互相容让, 神界人思则得之, 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

  16、圣志丹:感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

圣界人不思而得,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

  17、养志灵:无忧。有所忧虑则志倒,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就是杀了我,也是成我。

  18、实意灵:无惧。有所恐惧则意倒,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19、志界丹:真的到了志界没有半点火气。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后还说:我成佛先度你!

  20、夺志灵:感招、上身。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遇到什么事,就学什么人。像摘(挑取)花似的,摘一个做一个。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

  三、圣贤大成系列

  1、中华大成丸:中。 中字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代表不偏、中正、好的意思。月牙山人指出:中字是由一个0(口)字和一个1字组成,0是大道的体,1是大道的用。中字由0和1组成,同时拥有了大道的体和用,所以中是道的大成。中代表中国的人文哲学,是中华的密码,大道之体是仁爱、友善、宽恕、和平的,大道的用是惟精惟一的。参见[中华心法]

  2、尧舜薪传丸:惟精惟一。 中华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一者,谓专精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谓之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纯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其一,至精、至专、至纯,大道成矣。此自然界生产力之不二法则。

  3、管仲大成丸:专一。 一指专、纯,在人类哲学中占据主导意义。最早记录于《管子》心术下:能专乎?能一乎?

  4、仲尼大仁丸:精一。 意为精纯,惟一。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儒家大造丸:中庸。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6、老聃大道丸:贞一。守正专一。

  7、达摩仁勇丹:三昧。即专于一境,众生大势可至。

  8、上帝真爱丹:十。  “十”字架,是基督教标志,代表基督教教义之用,十字由横一和竖一组成,其意义在于教育兄弟姐妹在保持基督教教义善良、仁爱、宽容、平等、和谐的本体下,要树立一个志向目标,坚持恒一的目标十年,大功必成。这是基督教人一生追求的完美目标。

  9、穆氏大金丹:独一无二。 指唯一。

  10、商氏梵天丹:不二。指独一不二。

  说明:以上静修堂制药共三个系列,六十种治心、治本之上药。月牙山人2013年春

相关文章

  • 《善经》——月牙山人

    《善经》作者月牙山人,主要分为善道、善歌、养生歌、四大恶人、善师、学善、无病论、志意人生、善人制药九章论述...

  • 《养生善歌》——月牙山人

    善恶必报,自然天道; 福祸病门,惟性自招。 一心不二,天门地窍; 善善善一,善果速报。 寻人好处,聚灵之妙; 暖心...

  • 月牙山人七经歌

    【七经歌】 ——月牙山人 恩爱仁兮,赡老育新; 相敬礼兮,清贞和节; 忠直信兮,相约无违; 赏罚义兮,...

  • 【君子之歌】

    ——月牙山人.雷恩 【君子之歌】 ——月牙山人.雷恩 君子谦谦,行简致用, 不离其志,好之行...

  • 天蚕——月牙山人

    天蚕化蛹思无尽, 人间做甲几轮回; 它日摇翅腾空起, 巡视银河九万里。

  • 明德——月牙山人

    国教之以德,圣教尊道贵德而通仁义,晓礼效法而不失简约实用,知书达理(书指《尚书》)而明志笃行。山人问曰:志...

  • 【天命】——月牙山人

    天命啊 宇宙的光辉 意识的凝聚 超越所有赞美的语言 新知的创造 地狱的破坏者 天命啊 你化身知行而来 小小的化身去...

  • 《师道》——月牙山人

    《师道》 问世间圣人为何不得以出?天道渐远,师道不传久矣!圣者自有师道,明师道者非唐韩愈韩退之莫属;圣者自...

  • 道德经对联集锦——月牙山人 -

    《道德经正解》总联: 悟道专精原无二; 明德谦下本一心。(天地日月)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玄道始妙无欲观; ...

  • 【浪淘沙.问天仙】

    浪淘沙·问天仙 ——月牙山人 遥问白云边, 谁识天仙? 北斗车巡时空转。 广成赤松今不见, 丹经何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经》——月牙山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ae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