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放学后》书评

《放学后》书评

作者: Arecorder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21:51 被阅读0次

“人在什么时候会恨从心起?”

读完这本书占据大部分心情的是震惊,作为小说,有时感到这是最贴近我生活的一部,因为故事发生在校园,而我现在也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随着情节深入,也会不时发出“或许这样的故事只会发生在小说里吧!”的感叹。

这部作品的主角人设很有特色,他的身上有许多阴暗面,被学生称作“机器”,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机器,对妻子漠不关心,可以算是本书抨击对象之一。情节上,这本书同时描写了许多人物线,但并没有造成混乱的感觉。这些人物线都或多或少有交集,而每个人物似乎都与案件有着关系,在作者的推动下,人物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使你感觉真相就在眼前了,却又怀疑这个即将到来的真相的真实性,我认为这是全书的亮点之一。在语言上,个人认为最大的特色是直白,不论是主角的心理感受亦或是悬念设计,都没有太多的拐弯抹角和艺术渲染。开头直接叙述主角感受到身边的杀意,虽没有过多使用写作手法,直接呈现给读者也渲染了一层紧张的气氛。其实东野的语言一直都很简洁,他可以用最朴素的词语和最简单的文法制造出最完美的效果,把人物的心理,甚至自己的内心都折射得淋漓尽致,真的淋漓尽致。

全书的另一大亮点是制造了一个看似烟雾弹实则不是烟雾弹的境地,主角一直以为有人想要杀他,实际确实有,但不是文中案件的凶手(尽量不剧透了TAT)我认为这个点设计得非常巧妙,使情节反转得出人意料却又十分自然。而文中的案件也设计得非常完美,完美得令我都有些震惊这居然是高中生能想出来的东西,也是令我暂时脱离了书中营造出的“贴近生活”的氛围。

写书评的时候才悟出来的一个道理:文中的案件并不是由警察解开的,而是由主角解开的。为什么警察解不开而一个普通的数学教师却可以,因为他了解那个罪犯。警察破案,有再多的资料,终究是要从了解一个陌生人开始,没有与凶手过多的接触,仅是因为一个案件“相遇”,有许许多多的细节和想法是怎么走访了解怎么设身处地都无法想到的。而在日常的接触中,你对一个人的了解会比警察多得多,也不会把交往以来所有的大事小事都告诉警察。

总有些故事是放在心里的。

相关文章

  • 《放学后》书评

    《放学后》是东野27岁时的作品,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他获得了1985年的第三十一届江户川乱步奖。 从书...

  • 《放学后》书评

    “人在什么时候会恨从心起?” 读完这本书占据大部分心情的是震惊,作为小说,有时感到这是最贴近我生活的一部,因为故事...

  • 东野圭吾《放学后》--书评

    永远不要低估任何一个维护尊严的人,不分男女,不分长幼,他(她)所爆发的能量会超出你想象! 永远不要试图去践踏任何一...

  • 书评|《放学后》——【日】东野圭吾

    2016.10.28 东野圭吾的成名作,也是我看的第一篇悬疑推理小说。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还算不错。不过最让人难以接...

  • 放学后

    今天我放学以后回家写作业,吃饭前我写了两个作业,吃饭后我把剩下的作业都写完了,写完作业以后没来得及看电视,...

  • 放学后

    文/刘彩 今天下午放学后,和女儿一起去超市买东西。 因为今天变冷了,买好东西出来,真的好冷哟。 这时女儿说:妈妈,...

  • 放学后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回家吃饭的时候,就已经天黑了早上起来就吃饭上学我第一天上学的时候我就开开心心的。第二天早上起来...

  • 放学后

    什么是你最美丽、纯洁、没有虚伪之物的东西? 东野不太长的一本推理小说,故事很简单。在一所私立女子高中里,两位老师先...

  • 《放学后》

    看完《放学后》,谈谈感想。 我觉得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结尾。纵观全局,男主前岛始终只是他人的棋子——对惠子来说他是...

  • 放学后

    儿子今天回到家心情很好,带妹妹玩了一会儿,06:30主动给家人盛好饭,放好筷子,吃饭的时候愿意听爷爷奶奶忆苦思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学后》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gf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