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我感觉昏昏沉沉的,感觉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到最后都没有做。这样的结果让我很焦虑,有点心神不宁,我想改变,发现行动力跟不上。
我想早起,可以看一会书,想在早上完成当天的日更,收拾好准备去上班,在上班路上看看电子书,或者听听课,或者看看学习群里讨论的信息。到公司后想尽快调整好工作状态,在工作时间内想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想趁着中午吃饭时间看看书,构思想想有什么小故事可以写下来,也可以在这段时间来完成自己的日更文(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在不午休的情况下我觉得是够的)。下午上班就高效专注工作,下班后对自己一整天的工作生活做反思,觉得有触动的点(好的,坏的,别人的)可以写下反思日记,工作查漏补缺有遗漏的及时列下工作清单。这些都完成后再离开公司,如果回来早就可以锻炼一会,锻炼完看书或者写作或者总结。锻炼结束后让大脑始终处于学习状态。
这样我的一天就结束了,这个属于我想象中一天的流程,就是因为只是想,本是早起没有早起,本该看书就刷抖音,本该学习就又拖延了,本该上班又开小差等等,这样迟迟未行动的自己,只能让我很焦虑,想改变却未行动。
焦虑多了,我就开始想这想那,想学的东西也很多,乱七八糟想学的东西全部出现在脑子里,不知道到底学哪个,就是这样也导致我刷抖音,娱乐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而真正学习的时间就越来越少。
最近在读《认知觉醒》这本书,从书中了解到人大脑进化的过程,明白大脑都是习惯性的选择一些简单容易的事情,因为避难趋易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感性系统在发生作用。人的感性系统主要由原始脑和情绪脑构成,这两个脑顽固,倔强,在人身体里根深蒂固,不容易动摇,习惯做出容易,简单,享乐的决定。人的理性主要是由理智脑构成的,这个部分就如同新生婴儿一样,得慢慢去辅助引导,得锻炼,要不然它就会被原始脑和情绪脑给统治,没有机会生存。只有当理智脑通过学习引导锻炼战胜原始脑和情绪脑时,就可以统治它们两个,让它们成为理智脑的附属。这样理智脑带领着它们两个才能有更好的选择。
所谓焦虑是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太多,就如同我想学一大堆东西,从来没有行动。这也是因为对目标不够清晰,只有定足够清晰的目标,学会分解目标,从最基础最简单的步骤开始,一步一步上升至最终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目标,而不至于焦虑。
学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列清单,也是高效工作的途径,要不然大脑避难趋易的天性会让我们自主选择那些简单,不用动脑就可以做的事,而把真正要做的事情遗漏掉。列清单就是让大脑不要有选择,看见就知道要做了,节省了大脑选择犹豫的时间,经多长时间的锻炼和坚持,可以固化这样的习惯。
人与人的不同,其实就是认知的差异,只有清醒认知自己,了解自己,才能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应该做什么,才不至于让人生时间就这样匆匆流过,等到数年后想起人生平常无奇,后悔不已。
任何好改变都是需要正确的坚持正确的引导,才最终得到想要的结果。说太多,看太多,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有个真正能触发自己行动的一个点,只有行动,愿意改变,才能有真的改变。
我给我列了一天工作的流程清单,也正朝着这样的工作流程去做,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这样的流程会不会实现,总归是先有想的这个想法,剩下交给正确的行动来做。
如果不行动,感觉困难,就是人的大脑在选择容易的事情,要在大脑容易的事情上做稍微有点难,但是不反感的事情,让大脑慢慢适应这样的难度,一步一步慢慢走向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