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辩解,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证明自己有理的倾向。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在心理上同时持有两种不一致的认知(思想、态度、信念、意见)时,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即认知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的出现是不愉快的,因而,人们都尽力减少它。
怎样减少不协调呢?很简单,要么改变一个或两个认知使它们相互更协调、更一致,要么增加新的认知以缩短与原有认知之间的差距。这个过程便有一个自我辩解的过程。
书中主要从五个方面来阐述自我辩解在生活方方面面问题上的表现。
(一)做决策带来的不协调。尤其是困难饿决策,或是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的决策,几乎总要体验不协调。因为你所选择的方案,很少能使你处处称心,而你放弃的选择又并非一无是处。举个例子,假设你要买一辆小汽车,买之前你会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小汽车的信息,了解它们的优缺点。买之后,“买的小汽车”与你的另一个认知的“小汽车可能有某些缺点”互不协调。同样,你想买但没有买的那些汽车的优点与你不买它们的认知互不协调。减少这种不协调的一个好方法是,找出你买汽车的所有优点而回避其缺点。于是,你开始有选择地阅读与所买车相关广告,而避开其他型号汽车的广告。可以肯定的是,广告绝不会贬低自己的产品。
通常,人们一旦作出决策,就会强化他们选择对象的正面信息,以求获得“我的决策很英明”的安慰。
(二)对不道德行为的决定。减少不协调的方法之一是把你所选择的这种行为的害处减到最小(把益处增到最大)。就拿考试来说,无论作弊与否,你都要经历不协调。如果决定作弊,“我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的认知与“我做了一件违反纪律的事”的认知互不协调。为了减少不协调,你可能会有以下类似想法:“在某种情况下,作弊并不是那么坏。”“只要没伤害到别人,偶尔作一下弊也无妨。”假设你在激烈思想斗争后,你决定不去作弊,“我想得到好分数”的认知与“我可以作弊以取得好分数,但我没有那样做”的认知互不协调。怎样减少不协调呢?你必须使自己相信作弊是可恶的行为,作弊者应该被揪出来并施以严厉惩罚。
(三)不充分辩解。在没有充足外在理由(如无害的谎言、奖励、受到的威逼,或金钱以外的奖赏)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发表与自己原先态度相反的观点时,我们就会开始相信自己的谎言。换言之,由于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分的外在理由,就必须通过运用内部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即改变自己的态度。作者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劳耶走进律师事务所,看到他的合伙人乔伊斯在他们两人共享的办公室墙上挂了一幅难看极了的画。当他正要告诉乔伊斯自己的想法时,乔伊斯骄傲地说道,“乔,你喜欢这幅画吗?这是我自己画的。你知道,我晚上在上绘画课。”“ 很好,乔伊斯,”乔回答说。从理论上看“我是一个诚实的人”的认知与“虽然这幅画很糟,但我还是说它好看”的认知是不一致的。无论这种不一致引起什么样的不协调,都会轻易而迅速地被乔的另一个认知所减少,重要的是不伤别人的心。
(四)为付出的努力辩解。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为达到某个目的付出了很大努力,那么这个目的对此人的吸引力比那些花很少努力或毫不费力就达到同样目的的人更大。比如,某些团体,对新人有一个严格的入会仪式,新人通过考验后才能进入团体,那么这些人会觉得该团体更有吸引力。
(五)为残酷行为辩解。想象一个人发表了一个与自己态度相反的演说——赞成吸食大麻并使其合法化,由于缺乏外在理由,也由于此人得知这个演说的录像将给一组易被说服的孩子放映,这个人就倾向于使自己相信大麻并不坏,以此作为一种使他感到自己并不是坏人的工具。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辩解的现象远不止以上列举的这些。但我们足以看到,自我辩解的结果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时,它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使我们保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把自己描绘成善良、聪明或有价值的人,从而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处境。同时,它又可能导致不当而不理性的行为,比如歪曲客观世界、贬低承诺、降低对成功的期望,妨碍人们学习重要事实或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等等。
无论如何,当我们理解了自我辩解背后的原理——认知不协调,我们就多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书中提到了一些应用。比如:理解人们对灾难的反应、通过减少不协调来减肥、弄清宗教领域的力量,还有把不协调理论应用于艾滋病的预防、水资源保护方面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