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贝聿铭:一个建筑师在40岁之前是不会成名的,都是在实习

贝聿铭:一个建筑师在40岁之前是不会成名的,都是在实习

作者: 素面朝人海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22:20 被阅读0次

    5月16日,享誉世界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初识贝老,缘于初中的语文课本,他老人家出身于苏州的名门望族,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老曾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他在世界各地留下许多巧夺天工的痕迹,其代表作有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在中国,他留下了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建筑,还自发设计了汶川地震玻璃纪念碑。

    贝老一生获奖无数,1983年,贝老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获奖词是这样写的:“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他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的作品涵盖政府、文化和低收入住宅。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许多建筑学子,都被贝老的建筑艺术所折服而走上建筑这条路。

    在贝老众多的名言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句:“一个建筑师在40岁之前是不会成名的,都是在实习。”贝老这句话,道出了建筑师光鲜的外表下职业生涯的艰苦。

    贝老在教育他的孩子时,说过这样一番话:“当我两个儿子选择他们现在做的建筑行业时,我是反对的。我告诉他们建筑师的生涯很苦,搞建筑就必须非常爱这一行,而且成功往往来得很迟,建筑可以说是一个老人的行当,因为必须工作许多年才会得到大家认可,做自己想做的事。建筑师接触的是一笔数目不小的投资,多数业主不会选择一个25岁的建筑师设计办公大楼。如果幸运的话,设计小住房倒有可能。” 贝老此番意味深长的话,喻示着如果选择建筑这个行业,刚开始一定得做好默默无闻的心理准备,因为所有的行云流水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在这个快节奏,追求速成的时代,贝老的这句名言及背后的隐喻更值得当代人深思。

    我想不单建筑行业,贝老这句话同样适应于各行各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就拿新媒体写作来说,初学写作时,看到许多知名公众号都有10万+的阅读量,在上了几堂写作课,积累了一点写作经验之后,我就急功近利起来,想着写作变现,把写作当成饭碗。但在现实中却屡屡受挫,发表在公众号上的原创文章每天阅读量廖廖无几,向一些大号投的稿也石沉大海。

    痛定思痛,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虚心向这个领域的专家学习,我才意识到,写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把基本功打扎实,只会弄巧成拙,快就是慢。

    贝老取得如此丰硕的成就,依然如此谦逊;平凡如我辈者,更当潜心学习,苦练基本功,只管努力,莫问前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贝聿铭:一个建筑师在40岁之前是不会成名的,都是在实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ko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