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教是与金钱、帝国并列的第三种能让人类统一的力量。
一神论面对“恶的难题”:为什么世界上有有邪恶?为什么有苦难?为什么会有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如果神真的是如此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处处完美,又怎么会允许世界上有这么多的苦难?一种很流行的解释认为,神借着这种方式让人类拥有了自由意志。因为如果没有邪恶,人类就无法在善恶之间做选择,也就没有自由意志。然而,有自由意志,也就代表可以选择邪恶,于是神不得不施加惩罚。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神是无所无知、无所不能的,那么一开始为什么要创造这个会凭借自由意志走上邪路的人?
二元论面对“法则的难题”:如果世上就是善恶两股力量在拉扯,它们拉扯的基础是什么法则?这些法则又是谁订出来的呢?从历史上看,一神论就像是个万花筒,把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收纳在同一个神圣论述下。结果就是,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论的上帝,相信二元神论的魔鬼,崇拜多神论的圣人,还相信泛神论的鬼魂。
————————————————
一神论宗教的最高原则是:唯一真神确实存在,那么他想从我这里要什么呢?佛教的最高原则是:痛苦确实存在,我该如何逃离呢?
作者认为佛教是自然法则宗教,那崇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中国的道教应该是自然法则宗教。
释迦牟尼认为,人遇到事情通常就会产生欲念,而欲念总是会造成不满。人心永不满足、永远不安。就算是最伟大国王刀无法避免焦虑,不断地逃避着悲伤和痛苦,也总相想要追寻更多的快乐。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但要怎样才能让心里接受事物的本质,而放下种种欲求,知道苦即为苦、乐即为乐?
释迦牟尼制定了一套冥想的技巧,能够训练心灵感受事物的本质而排除种种欲求。通过训练,心灵专注在“我现在是什么感受”,而不是问:“为什么是我?”释迦牟尼将冥想落实在各种道德规范上,好让信众更能专注在实际的感受,而不会落入各种欲求和幻想之中。
释迦牟尼要求信众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因为这些不好的行为一定会让欲望如果野火燎原,而一心追求权力、感官享受或财富。等到欲望的火焰被彻底扑灭,原本的欲求被圆满和宁静所取代,这被称为涅槃(梵文的原义就是“熄灭”)。达到涅槃,也就摆脱了所有苦痛,能够无比清晰地感受身边的现实,没有什么幻想和幻象。虽然人们很有可能还是会遇到苦痛,但苦痛已经不再能影响他们。毕竟,无欲则无苦.
释迦牟尼涅槃后,从痛苦中完全解脱,他就被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痛苦来自欲望”就是佛法里的自然法则。佛教徒就是把条自然法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人。99%的佛教徒无法达到涅槃的至高境界,据说只有少数得道高僧能够达到,多数人还是追求世俗的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徒崇拜的并不是神祇,而是这些已经开悟而尚未成佛的人,除了希望他们协助自己达到涅槃的境界,也希望他们帮忙处理一些世俗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