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听过《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曾经也曾翻过,但未曾认真阅读。后来听了樊登读书里的介绍才对这本书感兴趣。四天时间,把整本书看完了。看完之后我只愿身处凡世间的你我不再“作茧自缚”,困住自己。
这本书分为9个章节,每个章节主题不同,但又有联系。我在不同章节中有了不同的感受和思考。
第一章节是“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在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曾一度认为有意义很重要,因为寻找到了做事情的意义,比较有动力做事,会有冲劲,但是看了书中的讲解之后才发现,确实生活中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因为有意思会让人马上行动,而寻找意义的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除了有意思和有意义的思考之外,文中关于躺平的观点也十分有趣。我以前就是典型的不能让自己躺平的人,好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活得特别用力,一旦自己的状态不好,虚度了光阴就会格外地悔恨。近两年来才能接受自己也需要躺平的现实,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好好躺平,放自己一条生路。因为状态不好的时候需要躺平休息恢复体力和状态。不允许自己躺平的人都是和自己过不去,和自己较劲。
第二章是“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这章节主要讲述了无趣、无聊和有趣的相关话题。我也曾在某个阶段有过抑郁情绪,那种感觉就是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感兴趣,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现在回想那个阶段,无趣确实是因为生活失控,心生无力之感。受了伤,破了胆,小心翼翼,不敢尝试,不敢重新开始。
“有趣是无条件地投入”,现在的我就是如此,很多事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于是乎,生活越来越有趣了。像没有人看一样跳舞,像不需要钱一样工作,像没有受过伤那样爱,像就要死了那样活着。今后的日子,也该如此。
第三章“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这章的很多问题都曾困扰我很久。关于年轻人是否应该买房的问题我写过相对应的文章“早早买房的我是否后悔了”,此外还有爱情与恐惧的关系也发人深省。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慢慢学会爱是什么。在这之前我就是把恐惧当做爱,把依赖当成爱,把爱自己当成爱别人。现在想起曾经谈过的男朋友,他们有过的共同反应,听到我的真心话都是害怕,想逃离的表现,现在想来十分能理解他们。
这个章节还深度讨论了安全感相对应的话题。近两年来决定完全对自己负责之后才越发明白,安全感都是来源于自身,而不来源于他人。安全感不是索要的,而是给与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如此,甚好,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今日先分享前三章内容的感悟,后面的章节接下来的日子会继续分享。
每个章节我都能看见自己成长的路程。很多问题虽然我们不愿承认,但是面对现实情况,我们不得不说生活中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作茧自缚”,用感受、经验和情绪困住了自己。所以,希望大家能看看这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抽茧剥丝,看见真实的自己,解救受困的自己。
竹小兰结
2022.5.29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