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20)读《华杉讲透论语》41:一辈子做“仁人”

(1120)读《华杉讲透论语》41:一辈子做“仁人”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22:40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那我不要。

    这不一定是捡来、偷来、骗来、抢来,而是说那不是我该得的,它自己来了,那我“不处也”,“处”,安住的意思,我不要,因为不能安处这富贵。

    比如是人家给的,但我觉得我不该得,是不是他搞错了呢?心中不安,不能安处。

    这就像前面说的“吃亏论”,不怕吃了别人的亏,就怕不小心让别人吃了自己亏。不怕没得到该得的,就怕拿了不该拿的。

    反过来,贫贱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人人都想摆脱贫贱,但如果以不义之道脱贫,那我还是不要脱贫吧!

    总之是安贫乐道,审富贵而安贫贱。

    君子如果违背了仁,“恶乎成名”?那怎么能被称为君子啊?

    “终食之间”,一顿饭工夫。“造次”,匆忙。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工夫是违背了仁的,匆忙急遽之时仍是仁,颠沛流离之时仍是仁。从富贵、贫贱的取舍之间,以至于穿衣吃饭之常、匆忙急遽之时,颠沛流离之中,也不会“去仁”,不会放弃仁。

    我们有时候会说:“喂!我跟你说!我不管了哈!”这时候是啥?不管啥?事实上就是准备“去仁”了,不管什么仁不仁了。给自己壮胆,准备干坏事,伤害他人。

    所以孔子用了“去仁”两个字,深可玩味。不是要你“取仁”,而是叫你不要“去仁”。因为仁本来就在你身上。

    悟:什么是仁人?什么是君子?不是你做了一件“仁”事,便可以得此称谓,而是要活一辈子,就一辈子心怀“仁”字,把“仁”传承下去,方谓之“仁人”。人们修炼什么?修炼友爱、仁心、利众和奉献,才能赋予人生真正的意义,回望才能不虚此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20)读《华杉讲透论语》41:一辈子做“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ry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