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20)读《华杉讲透论语》41:一辈子做“仁人”

(1120)读《华杉讲透论语》41:一辈子做“仁人”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22:40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如果不是正道得来,那我不要。

这不一定是捡来、偷来、骗来、抢来,而是说那不是我该得的,它自己来了,那我“不处也”,“处”,安住的意思,我不要,因为不能安处这富贵。

比如是人家给的,但我觉得我不该得,是不是他搞错了呢?心中不安,不能安处。

这就像前面说的“吃亏论”,不怕吃了别人的亏,就怕不小心让别人吃了自己亏。不怕没得到该得的,就怕拿了不该拿的。

反过来,贫贱是人人都不喜欢的,人人都想摆脱贫贱,但如果以不义之道脱贫,那我还是不要脱贫吧!

总之是安贫乐道,审富贵而安贫贱。

君子如果违背了仁,“恶乎成名”?那怎么能被称为君子啊?

“终食之间”,一顿饭工夫。“造次”,匆忙。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工夫是违背了仁的,匆忙急遽之时仍是仁,颠沛流离之时仍是仁。从富贵、贫贱的取舍之间,以至于穿衣吃饭之常、匆忙急遽之时,颠沛流离之中,也不会“去仁”,不会放弃仁。

我们有时候会说:“喂!我跟你说!我不管了哈!”这时候是啥?不管啥?事实上就是准备“去仁”了,不管什么仁不仁了。给自己壮胆,准备干坏事,伤害他人。

所以孔子用了“去仁”两个字,深可玩味。不是要你“取仁”,而是叫你不要“去仁”。因为仁本来就在你身上。

悟:什么是仁人?什么是君子?不是你做了一件“仁”事,便可以得此称谓,而是要活一辈子,就一辈子心怀“仁”字,把“仁”传承下去,方谓之“仁人”。人们修炼什么?修炼友爱、仁心、利众和奉献,才能赋予人生真正的意义,回望才能不虚此行。

相关文章

  • 好书记录v20190217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华杉讲透孟子》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论语》 ...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忠

    前天写完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完成了我写儒家经典注解的计划。《华杉讲透论语》去年已经出版,《华杉讲透孟子》今年三...

  • 这5本书,今年读透1本就了不得

    一,华杉讲透论语 论语是国学经典,排在首位毋庸置疑。然而原著比较难懂,找一本好的论语解读书很难,而《华杉讲透论语》...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2018-08-01

    昨天,朋友送了我们家一本华杉讲透《论语》,惊喜,因为正在得到里面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平实的语言,还原了...

  • 254

    最近打算好好读一读《论语》,先是找了好几个讲论语的书,比如《论语别裁》、《孔子的智慧》、《华杉讲透论语》、《孔子传...

  • 反思:正心

    《论语》读完了,今天开始读《孟子》,还是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孟子》,全书开篇第一章就是大家熟知的孟子见梁惠王,原文...

  • 华杉讲透论语

    从来没有读一本书,每一行每一句都让自己自愧不如。两千年来,孔子之所以为千秋万代尊称为孔圣人,终于有了一丢丢的认识。...

  • 华杉讲透论语

    学而第一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20)读《华杉讲透论语》41:一辈子做“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ry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