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的时间视角来面对生活
在前面的文章中,柳比歇夫时间管理哲学,一种对生命、对时间更负责的人生。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时间视角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提出的。
“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根据不同的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
第一种时间视角是积极怀旧视角,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回忆走过的路,他们是怀念过去美好的事物,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是,这样的人也容易忽视当下自己的感受,容易沉醉在过去的回忆中,忽视了眼前的美好、忽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第二种是消极过去视角,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看待过去发生的一切,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第三种是享乐主义视角,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第四种是以宿命的观点看待当下的人,即具有宿命论视角,他们对现实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第五种是: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对五种不同视角的了解,有利于看清不同时间视角下的自己以及身边的人,谨慎以及察觉到停留在消极过去视角,提醒自己及时调整心态,而是活在当下的体验中。瑞典心理学家提出了对时间的十条建议
- 生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不患得患失; 既不过分缅怀过去,也不
- 严肃地对待时间——秉承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实现人生的最优体验,不疲于奔命;
-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保持自省与换位思考;
-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整装待发;
-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珍惜现在的时光
- 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用未来视角建立人生蓝图
-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黑天鹅效应未来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抓住人生中的偶然机遇;
- 视未来存在于当下——马云说未来已来,当下决定未来;
-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那就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
最后,想起来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追寻人生的和谐,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极避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