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变成了不吹牛就不牛的时代。
文|刘小盗
01.
"房子一堆,全部空着,没人住,家里加我一个才三个人"群里一个来自smile的男生发出了感叹。
"房子都是炒出来的,你看在我老家,我朋友家里四套房,没人住,加上他也是三个人,都空着"smile,继续着他的言论。
群里理他的却很少。
一个自称94年工作4年的smile,前几年还在上海奔波,今年回到了成都。
加了一个群然后每天就在里面超级活跃,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别人他很优秀,上班已经是对他能力的一种鄙视。
"你为什么辞职啊?"
"以前的公司升职升不上去了,所以发展空间不足了,也想回来了,在上海三四年赚了三十几万够了。
"父母那年代一辈子赚的钱我们用三四年赚到了"
"已经很优秀了,在年轻人当中一年赚十几万可以了"一个陌生人的客气话。
Smile继续补充道:"我是去年运气好,玩游戏卖装备赚了十几万。"
"早点回成都房价就没那么高,现在就只在老家买了房,以后可能在成都只能贷款买房了。"
接着就是最开始的那句"现在房子一大堆,就空着,我们家老家两套,加我三个人,空着。"
中国一个比房产的时代,思想行为依旧比美国落后两三代。
02.
生活必需品价格越高,社会越落后。
无论中国科技再怎么发达,思想落后是毋庸置疑。
美国房产不会占到工资收入的百分之十。而中国一辈子都在为房产砖头,车子奔波。
如果房子是必须品,越是刚需的东西占的比例越大,证明社会越落后。
我们每天在为买房子操心的时候,别人只为科技,社会进步操心。
我记得是澳大利亚还是哪里多数的人选择租房不会选择买房,租房的幸福指数会高于买房,可以把买房的钱投资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他们不会在乎谁有钱,在中国大家都知道马云有钱,有阿里巴巴,支付宝,王健林有钱,有万达商场和影院,知道马化腾有钱,知道他有腾讯,大亨都有钱,但就是没人知道他们对社会创造的贡献。
在美国大家不会看比尔盖茨多有钱,他们只在乎他为社会带去了多大的价值空间和贡献,很多大亨宁愿把钱捐了也不会留给下一代。
这和美国政策有关,财产留给下一代需要上交税。他们往往看得是自身做的事而不是赚钱本身,赚多少钱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而中国,父母的钱留给子女是理所应当。子女拿着父母的钱也是理所应当。子女就把这笔资产当作炫耀的资本。
把赚钱的数量和价值挂钩,不会考虑做事本身。
03.
一拥而上的技术,不是喜欢,就因为赚钱。
区块链很火,除了概念火,会的人也火,稍微懂一点技术月薪北京实习生就有两三万,有的岗位干了十几年都没有两三万。
稍微资深一点的技术大牛就是年薪百万,千万。而计算机培训机构也是越来越多。
大学毕业没有卵用,进培训公司花几万培训四个月上班工资涨几千,大学只是成了混文凭的场地,比不上一家培训包装公司。
问问他们有多少人喜欢计算机,喜欢区块链,估计百分之九十九都不喜欢,他们只喜欢技术本身带来的钱。
最可悲的是我听过一句话。"如果给你几十万一年让你坐在一个不喜欢的地方上班你也会去做。"
大多数人都会去,为了钱去做又没什么。
现在的我们没有信仰就算了,就连目标都只是钱,而不是做事本身。
即使不喜欢也逼迫自己去做。
04.
买房成了人生最大的事。
大城市没有房娶不到老婆。这是让我最觉得厌恶的事,不纯粹的感情永远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我没想过买车买房,是因为我知道可能买了房买了车可能也不会开心。
当每天想着还房贷车贷,接着就是算着钱过日子,每到发工资就要想着还钱,要过几十年这样的日子我可能会压抑而死。
宁愿拿着去旅游一场,去艳遇,去吃喝,来养老,也比拿着买房买车束缚自己的强。
或许会说为孩子考虑,如果孩子因为房子车子输在起跑线只能说孩子我没教育好,优异的资源不是让孩子去享受,而是让他懂得路自己走,想过什么生活自己去创造。
如果我们一生只为了车子,房子,孩子,那么又有多少在为自己?难道车子房子就是在为自己?
可是那些真的是最喜欢的?买车买房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还是让自己显得更光鲜,还是更受人尊重,还是会更让别人佩服?
每一个都只是虚荣心作祟。
无论你有多少房,你有多少车,但没有做自己最喜欢的事那就是悲剧。
PS:愿不变的是一颗梦想的心,不为社会的浮躁而改变,慢慢的进步,不要急,即使不喜欢也做好自己,不管别人。如果机会,我想到国外去生活一段时间,看看他们的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