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日学数学
画线段图的过程。先是离散的5个○接着3个○,过渡到5个小段的线段+3个小段的线段,最后到抽象的一段表示5+一段表示3。而且,这些数据都要完整的呈现出来,先教学完整的,再教学省略的。这样孩子就不会懵。如果一开始就教学省略的,孩子感悟不出来,到时候就是形式上的强记。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比较形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同时用同样多来过渡,转化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在比较形的语言叙述中,我们成人相当然的以为:甲比乙多两个苹果,则孩子就能把这句话转化成乙比甲少2个苹果。其实,孩子是转化不过来的。
需要特意上一节这样的训练课,至少要举例3次。用不同的、具体的数据来举例。比如:100比98多2,,9比100少2,;5比3多2,3比5少2;9比7多2,7比9少2.而且,还要用线段图或者是离散的○来动态记录记录这个过程。(静态的图需要有动态的表示)
老师经常用高阶语言来解释低阶概念,这是行不通的。孩子听不懂的。比如:孩子问,什么是红色?老师答道:颜色有很多种,红色是颜色里面的一种。孩子连红色都不懂,现在居然出现了颜色,更懵。
咋办?操作给孩子看,然后让孩子再操作一次给老师看。做中学也……
3+3+3+3=12——4个3相加(这样表述不利于孩子的乘法记录)应该表述为3有4个——3的4倍——3的1/4。
3的4倍是12,到12是3的4倍。成人认为很简单与很顺畅。但是,3的4倍是12是一种自然结构,很是顺畅;但是,12是3的4倍涉及到比较量与标准量的问题。看似简单顺口,实则思维艰难。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这句话有点难,半径的两倍和直径一样长,这句话相对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