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人人手捧一部手机,大多在刷短视频。是啊,不用思考,不费力气,每隔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就会推送不同的视频,刺激你的感官,不知不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而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选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还是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生活总是快乐与烦恼并存,幸福与痛苦相伴,如何从容应对,如何圆满解决,皆需智慧,皆从修身开始。
《论语》每一章,夫子总是为我们指明方向,不断的带领我们去发现真理,不断的与幸福美好相遇。
爱上经典,终身受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学而篇的第十章。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白话的意思是,子禽向子贡问到:“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与闻这个国家的国政。是自己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向他请教呢?”子贡说:“夫子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是这样得来的。夫子的求法,大概异于别人的求法吧?” 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齐国人,小孔子四十岁,是孔子的弟子。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孔门十哲之一。它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大商人,特别有钱,是孔子晚年对孔子最好的弟子。
书上记载,子贡在孔子去世之前赶到了孔子身边。然后孔子听到子贡来了,说到:“赐,尔来何迟也?” 看到这句话就可以体会到老师对弟子是怎样的一片深情。 孔子去世后,别的弟子守孝三年,而子贡在孔子的坟旁,修间茅屋住下,一共守了六年。
在子张篇中,有几段子贡评价孔子的话,比如: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再比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在颜回去世之后,对孔子认识最深刻的人就是子贡,所以才有这样的师生高谊。
正音诵读我们再来看,在春秋时期,凡是官在大夫以上的才能称为夫子。孔子做过鲁国的大夫,所以称他为孔夫子。后来这个词由泛指变为特指,夫子就是指孔夫子 闻其政:与闻其国之政事。
《正义》云,政者正也,时人君有大政事,皆就夫子咨度之,故言必闻其政也。
求之于:是他自己追求的吗?
抑与之与:抑,表示或者,还是。第一个“与”是告诉的意思。第二个“与”通“欤”,就是一个“与”字,旁边一个“欠”字,表示反问。
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不是浮躁的,不是刚暴的,也不是凶狠的,而是温和的,和他在一起如沐春风。温则人亲之。
良就是善,良者,善也。夫子的善良使别人相信他,良则人信之。
恭,就是谦恭,对人很恭敬。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恭则人敬之。
俭,是节俭、节制,不骄奢淫逸。俭则人便之,因为他节俭节制,别人就与他方便。
让是谦让、礼让,让则人与之,他越让,别人越给他。圣人真正能做到与人无争,于世无求。
钱穆先生说,此五者就其表露在外之态度,可以想见其蕴藏在心之德养。就是说从夫子所表现出来的温、良、恭、俭、让,可以推出他内在的修养是多么的高。
李炳南先生说,具此五者,可谓不求之求,乃令列国之君信而敬之,不疑忌其干人之政,故愿推诚咨以政事,实由人君自与。
夫子每到一个国家能与闻这个国家的政事,是他的伟大的人格魅力感召来的。 因国君对他敬重,推心置腹的请教他,他不会担心夫子会夺他政权,所以夫子的不求自得,与别人的求之而后得完全不同。
子贡真正是孔门四科里言语科目里的第一,他用温、良、恭、俭、让五个字就把夫子的德行完全概括了。
当我们用心体会时,孔子的心气、态度,活跃如见,令两千年之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夫子那种德养光辉,从而生起效法之心。
本章的核心思想就是孔子的修为十分高,故能感召别人。君子求诸己,不怨乎其外,求自己永远都是务本。《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小人不信因果不修身,向外求,求之不得,则怨天尤人,好比缘木求鱼。而夫子的求完全是内求,我们作为学习传统文化之人,还能有别的求法吗?
圣人善用其心,他知道天下事,就是感应二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定是向内求,以修身为本。
在每一章夫子总是为我们指明方向,不断的带领我们去发现真理,不断的与幸福美好相遇。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导读,有不当之处,请学友们指正,谢谢大家。
清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