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性建筑牌坊研析

作者: f00075ac600d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20:51 被阅读0次

    说到装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简单的装饰品,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陶器和早期的彩陶艺术。装饰的产生是和建筑本身的构件相结合的,是对这些构件进行了美的加工而后形成为装饰。装饰建筑不是硬加在建筑上,也不是脱离建筑而独立存在的,他们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能够起到装饰作用的建筑构件,这是装饰性建筑的最基本特征,中国的古建筑外围点缀的装饰性建筑,使整个建筑物协调而有节奏,严谨而有变化。同时也有某种纪念功能和作用。但是,装饰性建筑的这种基本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淡化了,古建筑上不少装饰构件慢慢失去了他们原来的结构作用而变为了纯粹的、附加的装饰。


    在本文想着重分析其中的代表,牌坊。牌坊的产生和华表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一对华表中间加一根横木连接,就可以偶成一座大门。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隋唐时期,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这种形式,于是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牌坊一般设于桥头、庙前、墓前、街口,同时也保留了它旌表的功能,所以多为贞女、烈妇、孝子、忠臣、状元立牌坊。南派牌坊秀丽精巧,尤其是徽式、苏式、桂式牌楼,高挑的檐角显得淑女气十足;北派受京城皇族影响,大多为宫廷建筑,显得凝重粗犷。如果按材质分,牌坊分为四大类:石坊、砖坊、木坊、水泥坊;如果按名称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孝子牌坊、贞节牌坊等。这些牌坊主要起着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纪念追思、风俗展示、装饰美化、标识引导等作用。

    如,昆明的地标式建筑,金马碧鸡坊,它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汉代,有关金马碧鸡的记述大都较为简单,金马碧鸡究竟为何物,各种解释莫衷一是,颜师古等人解释说:“金形似马,碧形似鸡。”意即滇中出产金玉。(昆明滇池此处应指)按今天人类学、民族学以及民俗学的观点来看,金马碧鸡很可能跟云南少数民族先民的动物图腾崇拜有关。到了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对金马碧鸡的描写又稍加具体:“章帝时,蜀郡王阜为益州太守,治化尤异,神马四匹出于滇池河中……”,“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碧鸡光景,人多见之。又传昔有凤鸣其上,土人呼为碧鸡,因以为名。”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三市街与金碧路交叉口,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如今是昆明的地标和市中心,也是昆明的象征之一。金马碧鸡坊的独特之处,在于某个特定的时候,会出现“金碧交辉”的奇景。就是有那么一天,太阳将落未落,金色的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金碧交辉”。

    相传,清道光年间有一年,中秋之日恰逢秋分。晴空一碧,万里无云。傍晚,许多群众在三市街口等待,到时,果真两坊影子见于街面,不一会靠拢相交,至此,日落月升,交辉奇景逐步消失。据说,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奇景,要60年才能出现一次。而这种奇景的设计,反映了古代云南各族人民把数学、天

    文学和建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高度智慧。金马壁鸡坊位于昆明市中轴线的三市街与金碧路交叉口,高12米,宽18米,具有昆明民俗特色,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壁鸡山而名为碧鸡坊。北与纪念赛典赤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三坊”,成为昆明闹市胜景;南与建于南诏的东西寺塔相映,显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建成之后的金马、碧鸡二坊屡遭刀兵之祸,清朝两毁两建,“民国五年曾作修整……惜文革浩劫,坊被拆毁,世人无不扼腕……”,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金马碧鸡坊是1998年昆明市人民政府重建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装饰性建筑牌坊研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xs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