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窃钩与窃国

窃钩与窃国

作者: 拾封人 | 来源:发表于2021-12-27 04:55 被阅读0次

作为盗窃的一种,无论如何我们是很难将其合法化,并且在时机得当的时候,甚至还以此作为某种宣传口号。在相同的一个事件中,只是因为时间或空间发生了变化,可最后却得到截然相反的结局。

在第一次听到“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这一句话时,当时给我的震撼感是非常巨大的。从小在学校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早已形成了一种定见,所谓的好人和坏人是有俨然地分界线的,而作为一个好学生,作为一个要听话的孩子,就要思想及品德要高尚。由于要使文章题目轻便和简洁化,最后想了想,于是把两句话融合到一句里面了。

如果简单的从语义上来作分析,在当时的朝代和社会背景下,不同的人所能犯戒律(法律只是近些年的舶来品,在古时候的人无所遵从的),并不会超出自己的多大的能力范围。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如果他有了窃钩的行为,那么按照当时的律令,理当被诛杀。可是一个可以行使窃国的通天大贼,那却被后人的人们所颂扬。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谁还会去选择做个好人呢?

从大的方向上来说,绝大多数的人的一生,绝少有实行窃国的行为。从一部分可搜寻到的数据来看,现在的文明程度比以往有很大的进步,毫不夸张地说,可是称得上史无前例。与之相应而生的另一些犯法的行为的滋长,那就是“窃国”。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称之为高智商的犯罪在递增。

无论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来说,如果没有秩序作为维持社会稳定的条件,那么我们的存生环境很可能就变为《利维坦》里的人与人的战争,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多年前的犯罪形式还多以偷、抢、讹等方式为主,只要几个人群集到一起,就可以实行为非作歹的行为了。而当下那些凭借蛮力、蛮干的违法行为没有了,那些在风平浪静之下实行着通天大盗随之增加了很多。只要每天打开互联网,就有数不胜数的此类事例。

当然,最后有人成了诸侯,有人被诛了。大有可能是“窃国”失败被“诛”。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在穷凶极恶的时候,他是没有理智,也没有任何一丝善念存在的。窃钩的人被诛,也有可能是他的野心不够大,或者是他对自己还不够狠。

国和钩被放在天平的两端,孰轻孰重谁也不能准确的下一个定论,在人生的峰回路转的时刻,兴许国还不如一个钩来的实在。

相关文章

  • 窃钩与窃国

    作为盗窃的一种,无论如何我们是很难将其合法化,并且在时机得当的时候,甚至还以此作为某种宣传口号。在相同的一个事件中...

  • 读庄 胠箧

    窃国传玺窃钩诛,仁义留青任我书。 大盗经纶如有道,真人懵懂似失梧。 不因名利钻营始,岂有恬泊放弃初。 俗世沉沦谁可...

  • 《鹏语》VOL.081-090

    081 窃钩者盗,窃国者王侯。有时候做事情不要太纠结于对错和好坏,敢做多大的事和做成了多大的事更加重要! 082 ...

  • post-modern

    英雄退场的年代,窃钩者诸,窃国者诸侯。英雄被无耻者取代,无耻者被更无耻者取代。义士凋零,竖子掌权,叛逆者颠覆一切,...

  • 窃钩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庄子·胠箧》 我在无尽...

  • 妳来我往 | 致“绿茶”:窃钩者婊,窃国者名媛

    有嫉妒,被碾压了,心有不甘; 还有八卦,吃饱了撑的,人云亦云。 ——西门小瑾 ▼ 网络对绿茶婊的定义是:表面清纯,...

  • 《庄子·胠箧》之窃钩窃国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

  • 永别了,武器

    男人们爱上了决斗,爱上了刀枪棍棒斧钺钩叉,窃国政客们则沉湎于战争游戏并爱上了武器,这条铁律,与时空无关,历万年而未...

  • 窃钩者诛 窃国者侯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出自《庄子 胠箧》。意思是说偷了带钩的人被处死,窃取国家的人却成了诸侯。司马迁在《史记 ...

  • 讨贼檄文

    贼,谋利之徒,古已有之,人皆诛之。然亘古不灭,始于贪心难除。大贪大贼,小贪小贼。大贼窃国,小贼窃物,皆以法外之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窃钩与窃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ye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