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听我跟你聊聊古今中外的那些事儿
上篇文章我们讲了杨文干谋反案,李建成与李世民就此公开决裂,彻底闹掰了,还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关注我进行阅读。此事过后,李建成加快了打击李世民的步伐,第一步就是要除掉李世民身边的文臣武将,那么要怎么除掉这些人呢?这就要通过李渊了。
唐高祖李渊很喜欢他的这两个儿子,因为都很有本事,但是相对来说,他比较偏向太子。因为在李渊看来,隋朝为什么会那么快灭亡?就是因为隋文帝更换了太子,如果隋文帝死后是由原太子杨勇而不是隋炀帝继位的话,那么隋朝肯定不会那么快灭亡。
隋朝血淋淋的例子就摆在面前,而且过去还没多久,因此李渊认为太子是国之根本,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更换。
李建成有了李渊的维护,此时所拥有的政治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他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李渊这位大唐皇帝的旨意,来实现对李世民的打击。所以,李建成通过李渊的旨意,逐渐把支持李世民的文臣派到外地当官或者是罢黜,把他们从李世民身边赶走,比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
除了赶走了文臣,还有武将。李建成曾派人收买尉迟敬德为己所用,但是遭到了尉迟敬德的拒绝,随后他又派人暗杀尉迟敬德,不过没有得逞。于是又在李渊面前陷害他,最后还是李世民出面才保下了尉迟敬德的命。后来李建成又建议李渊将程知节(程咬金),外派到外地做刺史。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李世民的文臣武将逐渐被削弱殆尽。而太子派的一些人觉得这样做还不够,应该直接杀掉李世民一了百了。像魏征、齐王李元吉就劝说过李建成,要杀掉李世民,而且劝说了不止一次。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把魏征抓住了,就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回答说:“如果太子早先按照我说的去做,把你杀了的话,一定没有今日之祸。”
但是李建成不同意杀掉李世民,为什么李建成不同意呢?一是因为他觉得目前采用的打击李世民的措施已经够了,自己已经占据了优势,李世民对自己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了,没必要采用这样极端的手段。
而且李世民在朝中威望很高,支持的人也不少,如果一旦这样做了,自己就会留下一个杀害亲弟弟的恶名,尤其要是让李渊知道的话,自己的太子之位还能不能做得稳呢。因此,这样做,风险有点高。
二是李建成的性格,《资治通鉴》记载:李建成“性宽简”“颇仁厚”,意思就是说他性格宽容仁慈,你让他杀掉自己的亲弟弟,他下不去手,心里总会觉得有些不太好、不忍心。
大唐武德九年(626年),突厥进犯大唐边境。这年的六月初三(626年7月1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唐高祖李渊下旨,由齐王李元吉率军出征,抵御突厥,还特别命令李世民的秦王府中的诸位将领必须随军出战,听从齐王李元吉的调遣。
换句话说,这道圣旨不仅剥夺了李世民的兵权,还调走了他的部将,这对李世民的政治资本与力量无疑又是一次沉重打击。
而李世民此时最大的困境就是,无论是之前调走他身边的文臣武将,还是现在剥夺他的兵权,所有对他不利的举措都是太子派经由他的父皇李渊下达的,作为臣子与儿子的他实在没有任何抗辩的理由。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太子派已经把秦王派逼得走投无路了,秦王派可以说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于是李世民把身边最核心的文臣武将召集到府中,商量怎么办?有些已经被外派到外地的人,也偷偷把他们召回。
太子派和秦王派之所以最后会走向玄武门之变,从秦王派的角度来讲,其实是在非常严重的危机下被迫采取的极端手段,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们就会面临彻底的失败,大权从此旁落,政治生命也就结束了,甚至身家性命也可能会保不住。但是他们又不甘心失败,那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政变。
最后商定的计划就是: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但是这只是第一步,很多人认为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把他的兄弟杀了,其他的没有了,其实不是这样。因为这个计划还有第二步,就是控制皇帝,如果你只把你的对手杀死了,但是皇帝没有控制在手中的话,皇帝要是下旨宣布你是叛乱,你就全完了,不仅前面做的工作白做了,自己还会把命搭进去。
当这个计划制定下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李建成与李元吉此时手上拥有的军事力量已经超过了李世民,之前咱们说了,这时候李世民的兵权已经被剥夺了。另外,这两个人平时极少外出,那如何才能趁其不备,将二人一网打尽呢?
总不能直接率人攻打东宫和齐王府吧,这是公然反叛,而且此时李世民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远不如太子和齐王,这样做无异于以卵击石。
正当秦王派的人苦苦思索的时候,一个不利的消息传来了,李渊召李世民觐见。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不利的消息呢?因为李渊此次召李世民觐见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解释一下,为什么天象预言他要造反。
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时一连三天,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太白金星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金星,按照今天的看法,这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但是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变天”的象征,是爆发动乱或当权者更替的前兆。
因此,在626年7月1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前一天,当再次出现了这个天象时,一个官员秘密上奏说:“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
中国古代的占星术认为,地上的各个地方和天上一定的区域是相对应的,在天上的区域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对应的就是秦地,而李世民是秦王,所以这个官员才说,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这个天象,预示着秦王将夺得天下。
当时李渊看到后,非常生气,心想:这我还没死呢,而且即使是变天,也应该是太子继位呀?怎么会是秦王呢?于是他下令让秦王入宫解释。所以我前面才说这对于秦王派来说是一个很不利的消息。
但是李世民却从中发现了机会,什么机会?一个能够诱使太子、齐王离开各自的府邸,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机会。
李世民在面见李渊时,乘机秘密上奏,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嫔妃淫乱。这个事儿到底有没有呢?唐初的时候,后宫制度不是很健全,因此李建成、李元吉和后宫的这些嫔妃发生一些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在记录这件事的时候,他专门说了一句“宫禁深秘,莫能明言”,意思就是皇宫大内的事情太过隐秘了,一些秘密外人是不知道的。这种事到底有没有,说不清,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另外,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了争取后宫嫔妃的支持,因为嫔妃终究是李渊的身边人,她们对李渊说的一些好话或者坏话是很重要的,吹枕边风嘛。所以他们确实与后宫嫔妃有交往,但应该更多的只是合作关系,并不代表他们之间有什么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不管事情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反正秦王李世民就对他父亲说了:太子淫乱后宫。这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难以启齿的丑闻,一旦泄露天下,必然成为后世的笑柄。
而且自己的媳妇儿出轨,给自己戴绿帽子,出轨对象竟然还是自己的儿子,这在任何一个男人眼里看来,绝对都是奇耻大辱。
果然李渊听到后非常生气,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他已经忘了这回召李世民进宫,是干什么的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太子和齐王淫乱后宫的事情。于是,下令召太子和齐王明日进宫,他要亲自询问此事。
李世民的这个做法非常聪明,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因为他把李渊对于天象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太子淫乱后宫这件事上,把自己从要造反这件事上择干净了,同时还把太子和齐王引出了他们各自的家里,因为李渊要召见他们,这样自己就有机会能够截杀他们。
626年7月2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各自离开了自己的府邸,准备经过玄武门来进宫,此时的李世民早已亲自率人埋伏在了这里,趁机将二人杀死。
这里有几个细节值得一说,就是齐王李元吉在玄武门看到秦王李世民后,非常震惊,准备搭弓射他,但是连续三次都没有把箭搭在弓上。史书记载李元吉射术精湛,是个神箭手,为什么这个时候会犯把箭都搭不上弓的这种低级错误呢?
同时表现失常的还有李世民,他在成功射杀李建成后,十几岁就带兵打仗、骑术精湛的李世民,竟然因为没有控制好马匹而意外坠马、深陷险境,差点被齐王李元吉用弓弦勒死,最后还是尉迟敬德赶过来救了他,并且替他射死了李元吉。
为什么会这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隋唐史专家孟宪实老师分析,这个可能与当时二人的心境有关系,毕竟是杀死自己的亲兄弟,虽然之前一直明争暗斗,说要杀死对方,但是真正到了面对面要亲自动手的时候,难免有些犹豫、紧张。
所以齐王李元吉连续三次都无法把箭搭在弓上,而李世民在亲手射杀大哥后,至少在那一刻,对年轻的李世民还是造成了极大的震撼,这才导致他无法控制马匹,意外坠马。
这个时候太子的心腹冯立听说太子被杀后,率领东宫和齐王府两千精锐人马,围攻玄武门,与秦王府的人马展开了激战,最后是尉迟敬德站在城头,向城下的人展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底下的人一看,士气大减,主子都死了,还打个什么劲呢,于是就都散去了。
这时候计划中的第一步已经实现了,第二步就是要控制皇帝。李世民派遣尉迟敬德进宫,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矛,来见李渊,李渊大惊失色,问他:“今日作乱的人是谁?你到此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说:“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已经下令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扰到您,所以派我来保护陛下。”你看这话说得多好,我没逼你的意思啊,我是来保护你的。李渊这时候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不知所措,就询问身边大臣的意见。
其中一些支持秦王的官员趁机说:“李建成与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阴谋,想要作乱。现在秦王已经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给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听后就说:“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除了这句,我估计他也不敢说别的了。尉迟敬德这时候请求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听从秦王的命令,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这实际上是把天下兵权都交给了李世民。
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就这样结束了。其实从玄武门之变的过程能看出来,这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大量人参与并且造成许多流血牺牲的宫廷政变,更像是一个精准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主要目的就是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
经过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铲除了竞争对手,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止他登上皇位了。那么,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又做了什么呢?玄武门之变对李世民、对大唐王朝又造成了哪些深远影响呢?我们下篇文章再讲。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