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收到两本赠书,均来自何刚兄。这位曾见过好几面,每一次见面都需要留下深刻印象的何刚兄。当然,那或许是因为“尺码相同”的缘故(这样说,一定是我高攀了)。
我曾对他开玩笑说:“人家出一本书都很艰难,你这一出就是‘双胞胎’,实在让人羡慕。”
我也很喜欢阅读,也喜欢阅读他人的阅读札记。曾经阅读过蔡朝阳老师的《但得爱书人似我》,经由他的阅读,我也去阅读了一些书。这次,我也经由何刚兄的阅读,从他的阅读所得,来建构我的所得。正如老干所说:阅读是经由他人的偏见,来超越自己的偏见。
他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阅读量和阅读深度自然在我之上。这本书里,展示了他阅读20本教育著作和3部电影的阅读所得,有8本书我也读过,但我留下的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自然要浅薄得多。这样说,不是我要讨好谁,而是大实话。
01
他的阅读,自然带着自我的认同与自我完善。比如,他阅读《特别女生萨哈拉》,题目是《特别老师的“特别”教育学》,框架为: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有“孤儿”吗?
波迪老师的教育学——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
开发深度课程;
教师的专业评价;
完成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
这五部分框架,从文本内容梳理,到文本解读,到教育解读,最后到自我的认同和完善,这样框架“磅礴”的读书笔记,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高远又深邃。若我来写,可能只会把前面两部分写了,就算成功了。当然,这“磅礴”的框架里,也是有真知灼见的。
02
他的阅读,自然带着自我的建构与自我的批判。比如,他阅读《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从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全书观点的提炼。但用大量篇幅提出了他认为三点不足的地方:
交叉重叠,逻辑待严;
表达模糊,略显笼统;
忽视问题训练,偏重形式训练。
每一条,都举例说明,且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这样的阅读理解,已经超越了书和作者本身,因为阅读的第一要务是“诚实”,诚实面对文字,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地进行表达,这是每一位写作者和阅读者都应遵循的原则。他的这一篇,我不认为是对作者的一种“挑刺”,而是针对自己的一种建构。这,是需要有底气的,也需要一种更高站位的阅读观。
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对于大多数阅读者,是一种随时都需要的警醒。
03
他的阅读,自然带着自我的实践与自我的对话。比如,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这一时下语文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文体,他提出:整本书阅读课程,绝非仅仅阅读几本小说、童话、神话那么简单,更非仅仅学习几个抽象的专业词汇。而是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夯实专业知识,提升文本解读能力,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和教学设计方法,科学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他用这样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夏洛的网》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读书方法、学习准备、学习过程设计思路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学习过程的设计绝非一种表演式的或者部分人参与的设定。我很欣赏他在第三课时中给学生提供的写书评的三个议题:
议题一:有人说,这本童话小说不是写动物的,也不是写友谊的,是反讽人的;也有人说兼而有之。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什么?
议题二: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创作《夏洛的网》?请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他还有其他书籍《精灵鼠小弟》与《吹小号的天鹅》,买一本自己喜欢的来阅读,并给同学们介绍。
议题三:作者在童话中是如何把想象与现实联系起来的?如何做到想象丰富又不脱离生活实际和逻辑严密的呢?请你谈谈你的认识。
这是针对4-7年级的学生设计的书评议题,传递一种开放性、延展性和深刻性。每本书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所在,当这本书作为学生的学材时,我们就需要回到学生立场,回到普适视角,回到育人视角,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使命。
读完何刚兄的这本书,才知道这些年,每年新网师举行的年度生命叙事征文,他都能获得特等奖的奥秘所在。如果用“磅礴万物以为一”来总结,那这个“一”便是他“读写思行的深度融合”,这份融合里,有他的远见,有他的看见,也有他的洞见。
感谢何刚兄,我也从这本书获得了“阅读的力量”,希望这份阅读的力量惠及更多的同道中人,用“啃读”的姿态,阅读经典,厚植自己生命肥沃的土壤。
因为,阅读无他,就是上好一节一节的课,过好一天一天的日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