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要去上学,出门前去见了贾母和王夫人告辞,又去向父亲贾政告辞,贾政冷笑,说话刻薄,好在有门客打圆场,将宝玉拉了出去。
贾政将跟随宝玉的下人李贵吓唬了一番,叮嘱让先生先把《四书》讲明背熟。
宝玉跟黛玉告辞之后,与秦钟一起去上学。自从以后,二人同来同往,同坐同起,愈加亲密。
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
“一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说些不中听的话。
薛蟠自住到贾府后,知道贾府有义学,学中都是青年子弟,偶尔动了龙阳之好,借来上学,实则找契弟。
有几个图薛蟠的银钱,跟了他,其中有两人,一号“香怜”,一号“玉爱”,生得妩媚。
香、玉、宝、秦四人虽有情,却没发展起来。
这日代儒有事,早已回家去了,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将学中之事,又命贾瑞暂且管理。
好在薛蟠如今不大来学中应卯了,因此秦钟趁此和香怜挤眉弄眼,递暗号儿,二人假装出小恭,走至后院说梯己话。
被金荣逮到,他要占便宜,否则就声张开来,于是几人吵了起来,金荣只一口咬定说看到他们三人要做龙阳之事。
这事触怒贾蔷。贾蔷系宁府中之正派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着贾珍过活,如今长了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他弟兄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
他既和贾蓉最好,今见有人欺负秦钟,如何肯依?便想出一计,悄悄的把跟宝玉的书童名唤茗烟者唤到身边,调拨一番。
茗烟到学堂找金荣理论,结果引发众人互殴。
事情闹大,后来宝玉的随丛李贵对贾瑞连哄带压,才同意一起将事情解决。
金荣逼迫向秦钟瞌头,事情才算了结。
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一些什么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