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引”已然两个半月了,而我总算在国庆假日的第四天,翻出了“高四”时的手稿以及那忧郁一年的七张素画,还没看文字记录只看那七张人物素画,回忆便已泉涌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是当下流行的“网语”,简称“然并卵”,以此来形容我写作的毫无头绪最好不过了。不过这反而向此刻正在老家的我席卷来了一场怀旧思绪,我将那七张人物素画上传至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力求获得多的欣赏和关注,更想以此和那些故人搭上线。然而我知道必然事与愿违,因为我早已和文之由断了联系,具体因由会在故事中详述,有些人本就没联系上,而有些人是偶尔冒泡甚至已翻白鱼了。所以只有一个老同学姜光旭上钩了。虽然夸赞了我,却不是我想要夸赞的内容,就简单引述下空间留言:
“诗写的不错”
“你逗我玩的吧,工艺美术大家!诗是附带的。还好我朋友圈里没诗人……”
“真不错!要不给大家念念”
“那谢谢盛赞喽”
紧接我就给他发qq信息,相互询问下各自的状况。9月伊始他向我要身份证号码充数的时候,就知道他搞了个培训班,现在知道是教玉雕美术的,在涅阳县城的,额外获得的情报就是那个窝嘴妞-张从也落在了涅阳,不再外出工作了。反复看看qq,发现曾经的那个“左边”-古姿云也在线,就发了个信息“在哪里呢?现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真正的突破性惊喜是在下班的时候,因为我现在这份工作的中午休息时间是11点40到12点半,虽然是假期但我有预感和她的交集将在魔都的工作期间展开。大范围撒网终究是有所收获,终于让我牵到了燕丹的线。没有什么诉说能够比原QQ记录更能表现出那种惊喜了:
“在哪里呢?现在”
“表情微笑 刚看到”
“嘿嘿,好久没联系了”
“是呀”
“你现在在哪呢?”
“我现在在魔都不许告诉别的任何人”
“天啊,你一点风都不透啊,我也在魔都啊”
“我知道 我想安定下来了,再告诉朋友们 我刚过来”
“哦,我也是今年刚去的 我请你吧”
“我的手机号码13166224009 我请你”
“你对那边也熟悉?”
“我也在这里住”
“啊,缘分不浅啊”
“表情兴奋”
“我在禹州国际三期住,工作就在金豫路上”
“我在金葵小区住 还在找工作 表情憨笑”
“哇,那好近啊”
“我不太熟悉这里 应该是挺近的”
“我可以带你转转 当初我找房就想在金葵里面找 和你有一起的伙伴吗”
“刚出去转了一圈刚回来 有啊”
“那还好了 等我回去就找你去”
“嗯嗯 你现在在家?”
“我现在在涅阳老家,放完假就回去”
“喔喔,在家里好好玩,来了一起吃饭”
“你想找什么工作呢”
“会计 不要跟别人说我在魔都喔”
“厉害,你要姓万肯定会被哄抢 我也没什么人可说呀”
“那就好 ,别跟甄佳佳说就行,别的也没人问我。”
“额,我几乎没有她的联系”
“好吧 表情憨笑”
“会计应该蛮好找的吧,你证都齐全,又有工作经验”
“魔都人才很多,我刚考完中级会计师,成绩还没有下来,明年开始考注会,我的目标就是进入人人都仇恨的四大”
“已经很厉害了 注会我也有想过,不过想想也就算了。会计实在太不适合我了,何况还有法律审计”
“你现在做什么?”
“我在金豫路一家小的英资公司做采购员,实际却是干进出口和翻译的工作”
“翻译不错呀 在魔都英语很重要”
“是呀,科技馆哪里商贩英语都很顺的”
“做翻译真的很不错”
“我也是刚开始,还差很远呢。在这小公司培训下”
“以后要向你学习英语”
“哪里,我口语很差的,老板也催着我练呢”
“加油。”
“这个月20号英国人就来考察了,老板也想让我和英国人谈谈,但我真心说不顺”
“要试着练习,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放开去说吧,有了第一次,以后就顺畅了”
“嗯嗯,我就是有些放不开,调整调整心态就没问题的”
“嗯嗯,加油 表情加油”
“大家一起加油”
“嗯嗯”
“浦东人才市场,你去过没 还有魔都体育馆,经常有大型招聘会”
“我得去看看,都是在网上投简历,没去过招聘会”
“我回去和你们一起去转转,这个时候应该也有不少招聘会,反正春季很多很大,牛公司也多”
“以后大家都在魔都,有空一起出去玩,相互也好有个照应。”
“是呀,我在魔都就蛮孤单的,你去了就好多了”
“节假日你和你伙伴就多玩玩”
“嗯嗯”
“不过魔都节假日该人满为患了”
“不太习惯人太多车太杂的环境 我只是在附近走走”
“黄昏和晚上去外滩风景还是不错的”
“嗯嗯,有空去看看”
“嗯嗯,现在你们就在周边转转熟悉下环境和市场 等假日人潮走了,再去也不晚”
“嗯嗯我先去吃饭了,回聊 你吃了没有?”
“那你赶紧去吃点吧,我已经吃完了 回聊吧”
“表情‘喳’”
有了这段开心的惊喜,以往那段忧伤的青春也可以淡然回首排序。最近颇受莫言那老小子的影响,我可是立志要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没想到被莫言那老小子抢了先,只得低头参教,故以此方式开启当初溢满村上春树气息的记事手稿。彼时味道将会保留,此时将会灌入莫式文学改造,譬如人名称谓将会进行文学转换,我的名字将会以笔名-合秣出现,源自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2009年5月14日开启
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且多愁得有点过分,在这么个阴沉多雨的天气买了这么一本古色墨香的记忆。(时至今日,我才明白当初是多么得“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那本记事本的确买得意义非凡。)
2008年已经不知不觉流走了很久,可我的记忆似乎依然停留在那儿。只是因为那一年太丰富、太复杂、太难忘了,那一年我十八,那一年社会、家庭、学业被搅成了一锅粥,那一年我的怜悯、悲伤、哀愁、烦恼都一股脑的外溢。应该说那一年我品味了所有的人生感受,那一年到现在我长大了许多,成熟得差点忘了天真。我该感到欣然呢,还是可悲呢?(如今看到这段真得是无地自容,当初真得是幼稚到无以复加,天真到没有自知之明,五年后的我才领会到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伤心欲绝的失去、才有资格感叹祸不单行、命运多舛、一波三折,多年后的我也不敢嘲笑轻视那样的经历和感触,那才是人生刻骨铭心的变故,时至今日提起我也难以抑制的哀伤,多年后的我可能会淡然一些吧)
光阴真的很无情。不管那一年掀起了多大的浪花,淹没了多少生命,绽放了多少鲜花,光阴都一概冷漠地冲刷,并且每个人都无法察觉它已然来临,等人们暮然回首,才发现它曾经在你身上流淌过。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记忆如扎根了的水草在我的心中招摇。当然还有如浮萍般的记忆被流逝的时间冲散流远。有些记忆是我不愿忘记的零散的珍宝,我想留住它们,但面对自然的法则却是连以卵击石飞蛾扑火都算不上,而文字所能做的也不过是拓印反应流过的痕迹,而且可以将其艺术化,或许照片和录影权且可当作光阴的化石。(我对当初自己对于光阴和记忆的这段描述还是颇感满意的,如今看到这段文字都感觉是经典之笔,而且此时读更是深有感触,同感之情可能会随着年月的积累而愈加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