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教师之所以选择做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糊口,而是有自己的初心在里面。面对越来越不容乐观的教育环境,有人选择隐忍,有人选择退出,有人揭竿而起,还有人选择了混。于是产生了不同状态的教育人:真糊涂和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不少,真明白的人不多。这个现状与家长的层次是相对应的。
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和子女教育的因果相对应。家庭先天的因素占3分,七分靠后天施加的影响。这七分当中,有三分来自个人的精勤努力,三分靠境遇,剩下的一分交给时间去评判。学校和教师有为的空间就处在三分的人生境遇里面。人生三大幸事:出生遇到好父母,上学得遇好老师,工作知遇好领导。
5
作明师,成就“庄严妙相”
按佛家的说法,人要成就庄严妙相,三分得于天才,三分源于努力,三分得于境遇良师,余下一分则要看时间——学生到我们这里时,“天才”的三分已经确定,但还有六分可以由我们给予。若遇“明师”,他们的努力会更有成效,发展会更有前景。当然,若遇“无明”之师,他们可能很难真正努力,即使有所努力,也很难保证目标和效果。
按海德格尔的说法:“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一个学生出生在什么地方,被划定在哪个区域读书,进入什么样的学校,被分到哪个班级,遇到怎样的老师,都不是他能决定的。作为教师,尽可能让自己变得更美好,变成“明白之师”“明亮之师”“明天之师”,才能无愧于自己肩负的教书之责、育人之责。
(刊于《师道》2015年第8期)
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