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听李老师的课已经一年多了,脑海中印象最深的还是李老师的金句之一“意识比知识重要”,被灌输的多了,脑子里自然也会“警钟长鸣”,“意识更重要!意识更重要!!意识更重要!!!”可是自己是否具备了随时觉察自己的意识呢?
昨晚单位开会,内容照旧,各种问题和要求,这个模式对于我来说已经烂熟于胸,即便如此还是感受到了高压态势,身体又累又困,情绪有些烦躁不安。为了避免事态继续恶化,想做点什么,这一刻我感受的是“高压”,整个人仿佛被束缚的不能动弹,这种感觉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出现了,同时又非常熟悉。仔细回想从2011年做网点主管开始,仿佛身上就背负了很重的担子,从迈入单位门的那一刻起,整个人就有种不好的感觉。想起大力老师昨天关于压力与压力源的文章,我这种压力源应该是背景性压力源,整个的工作环境给我产生的压力,同时还伴随着随时出现的生活事件压力源,因为我的工作就像一个救火队员,面对着上下级和客户,随时准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一颗心只有到了下班才有喘息的机会。去年岗位调整,我转入后台专门处理业务,不用每天面对N多人和N多事,有了更多的时间花在我喜欢的事上,不像以前每天的情绪就像过山车,整个人的状态是“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多了很多学习、思考的机会。
为什么压力会带给我这么大的影响?或者说压力背后是什么?我想到了“竞争”,我害怕竞争,简言之害怕竞争带来的失败。为什么害怕失败或是之前什么样的失败经历让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想到了高考,我高考的成绩很不错,级部前5名,应该上个现在985、211院校都没问题,但高考志愿报的太高,被调剂到一所三流大学,整个暑假我一直沉浸在从巅峰坠入深谷的痛苦感受中。后来害怕复读,权衡之下最终还是去上大学了。这之后的日子有点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意思,所以没啥成就。
想到这里,我反而轻松了许多,以前的都是我的回忆,记忆是基于当下的建构,或许明天我回忆今天的这番景象也蛮有趣的,经历即是财富,这番反思的过程就是我的收获。学会站在未来看今天的自己,想想这是我此后生命中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刻,足矣。
再加一个李老师的金句“意识就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觉知就是觉察”,刻在脑子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