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如何追问存在(研修日志一)

为何+如何追问存在(研修日志一)

作者: 芷水文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8-01 22:45 被阅读0次

    早上出门时,我问建文:为什么要读《存在与时间》?一路上思来想去,都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这大概是我们共有的困惑,于是共读前,干老师先从虚无主义和形而上学讲起。虚无主义的对立面是形而上学(可以这么说吗)。当然,这里的形而上学和我们在政治历史书上阅读理解的有区别,它并非等同于唯心主义,而是指追求静止不变的真理,确信有固定永恒的真理。所以生活在形而上学中的人会自认为生活在真理中,会满足会幸福,但因为这“真理”并不运动与发展,所以终有一天会被时间打破,就像西方宣告“上帝死了”,就像中国迎来“五四运动”,人们一旦发现过去的“信仰”只是一种谎言一种欺骗,自然就会质疑自身存在的意义。

    需要提及的还有世界大战对人的思想造成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理性崩溃,再加上信仰根基的倒塌,让人们开始质疑一切,质疑活着的意义,质疑人的存在。而此时,真理尚未到达,虚无主义就此产生。

    而海德格尔就站在马克思和尼采之后,试图从虚无主义中走出,提供新的追问存在、思考存在的方式。

    我把这所谓的新罗列成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追问的对象不同。

    西方的哲学传统一直在追问存在者,而海德格尔却在追问存在。所谓的追问存在者,就是追问万物为何而存在,最早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柏拉图说,在所有物的背后有一个完美的“理念”,抽象一点的是老子的《道德经》:无中生有,一生万物……然而,这些都是在“何以存在”上思考。海德格尔问的却是存在本身——我们能否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地追问与回答。

    其次,对“存在”分析的切入点也不同。

    海德格尔没有用定义法、归纳法、演绎法,好像这些都不管用,那怎么办呢?他用了一个新概念“此在”。说实话,我对于“此在”还是迷迷糊糊的。此在就是能作为范本的存在者,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在时间性(从死亡出发)中领会存在(感觉此句是重点)。所以,对于存在者而言,此在是特殊的、规定的;对于存在论而言,此在是领会的、具体的;所以此在比其他一切存在者都优先。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对我而言,我是此在,但我也是其他人的“一切存在者”之一。此在离我们最近,也最远。如果不借助镜子,我们几乎看不到自己的容貌;如果不借助书籍或者别人的提醒,我们几乎很少反思自己,所以,此在在存在者层次上优先,在存在论上却最远。

    只要对此在所包含的存在倾向和存在领会追问清楚,也就对存在问题追问清楚了。当然,对个体而言,追问只是观照的方式,并不是终极目的,调整此在,追求意义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

    再次,探索存在的方法新。

    作为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继承并优化了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分析法”。要了解现象学,必须了解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现象”。现象是指“就其自身展示自身”,所以这里的“现象”不同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现象”,它意味着我们与事物的“照面”方式是事物向我们的自然呈现,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还是事物。海德格尔用的是希腊词源学的方式来讲,很巧妙的是干老师用了中国字源方式来讲,如“自然”。第二个概念“罗格斯”,通过话语让事物显现,也就是用话语传递,从而使他人也能够通达所涉的东西。无独有偶,道德经的“道”字本来也就有“言说”的意思。一定要提的是,现象学的重要准则是:面向事情本身,也就是去除遮蔽,让事物如其所是地呈现。我感觉自己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如其所是呈现”,原来出处在此。当然,正如干老师所说,遮蔽是宿命,我们和事物之间永远隔着语言,语言既是揭示者,又是遮蔽者。

    这是我今天感觉获得一知半解的三点。或许我的整合方式有误,但这也算是我理解的起点吧。姑且存之。

    期待明天的收获。

    曲径通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如何追问存在(研修日志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jh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