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时,有人或许感到孤独,而我却并非这样,因为总有诗词陪着我,与我对话。
年幼的时候我就喜欢读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一只大白鹅,弯着脖子朝天嘎嘎地叫着,脚蹼悠闲地拨动。那时读古诗文,只觉得这只大白鹅是那么的活泼快乐,美丽优雅。“鹅呀鹅呀,你怎么这么自由快乐?”我不禁问道。我想,要是我也是一大白鹅该多好呀。
思绪飘回3000多年前,先秦的景色依旧那么美丽。来到一条河边,只见河中游着两只雎鸠鸟。它们形影不离,不停地鸣叫着。“咕——”它们看看我,又看看彼此,一切都是这么的祥和。它们在水中游着,渐渐远去。而远处,又是另一番情景:一个俊俏英俊的小伙子在吟唱着:“溯洄从之咦,道阻且长啊……”而在更远处的水中央,一个更加秀丽的身影映入眼帘,歌声也隐约传来:“溯洄从之唉,道阻且右吁……”就这样,河边回荡着两人的歌声,久久不消散,回荡着。
又过了七八百年,风雪漫天,寒风逼人。胡天的八月,哪有盛夏的酷暑,只有使白草折腰的北风呼呼地吹着。营门前,一个人披着狐裘锦衣,眼睛望向远处。胡琴、琵琶、羌笛的声音,仍回荡在耳边。“唉,武判官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到中军帐下,饮酒听曲,唉……”与我说话的,正是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呀。”岑参望着远处地上马蹄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记,叹息地说道。无情的离别,便是这样。
同一个时代,另一个人却是另一番性格。来到黄河边,我瞧见一个人手举酒杯,边喝边唱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转眼他又走向我:“来来来,我们烹羊宰牛,一饮三百杯!”又转过身去,脖子一仰,一坛酒又见了底。豪放的声音,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这声音,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现在,我来到了一片树林中。林中的空气十分清新,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远处,一阵歌声传来。一个人竹杖芒鞋,不紧不慢,慢慢走过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黄州景色还是不错的呀。莫听刚才的穿林打叶声,这不一会儿雨就停了,哈哈哈——”爽朗的笑声仍然在空旷的树林里回荡着,笑声中是乐观,笑声中是无忧无虑,甚至是对世人的嘲笑。
波涛声传入耳中。一艘大船上,船舱里,一个人披头散发,浑身污垢,但身上的正气丝毫不减。桌上放着一封封劝降书,元世祖忽必烈也刚走不久,显然是劝降失败了。“你是文天祥?”“没错!”短短两个字,铿锵有力,竟能震撼人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现在只想一死,别无他念。”说完,他便转过身去,腰背依旧那么挺直。“此真乃硬汉子也!那我就成全你。”门外传来元世祖的声音。我转过身去,两个壮汉把他拖了出去。到这里,我不再忍心跟着出去,看了他最后一眼,敬畏油然而生。
合上书本,独处的时光也快差不多了。独处的时光里有诗词相伴,每一次独处都有收获。有诗词相伴,那些独处时光不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