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未经历的事物,却似曾相识,这或许源自于平时世界

从未经历的事物,却似曾相识,这或许源自于平时世界

作者: 鲁大狮 | 来源:发表于2018-10-12 23:44 被阅读84次

是否您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走在大街上或者前往一处建筑,突然你发现你对这里非常熟悉,好像曾经来过这里一样,甚至一些不起眼的装饰你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想这种感觉应该每个人都有过,笔者也曾经多次有过这样的经历。

所谓的“似曾相识”,用科学术语叫做“既视感”,这个词汇源于法国。曾经看过一项测试报告,报告中表示这种心理现象可以快速并随机性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在采访的人群中,90%的人表示自己绝对有过至少一次这样的经历。

研究还表明:当你突然有“似曾相识”那一刻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被一股神秘的力量不可思议地压倒,你甚至会感到有些害怕,这股力量会不不由自主地告诉你“这地方我曾经来过,亦或是这件事以前已发生过”。而事实上你的确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在此之前你从没有来过。

按照以上所说,90%的人在有生之年至少一次有过“似曾相识”的经历。那么这种感觉来自哪里?西方有研究人员指出:这是一种神秘的感觉,时间似乎是慢动作经过,你察觉到如此的讯息仿佛在久远之前已经体验过现在的情况。尽管如此,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解释它,对它了解甚少,研究人员还提出许多“原因”,从超自然干扰,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多重宇宙与我们现处的共存。

虽然许久以来一直有专业的神经系统机构专门研究这种现象,但是始终没有一个令人特别满意的答案。研究人员形容这种现象为大脑里“技术性问题”的结果,就是当一组跟认知和熟悉有关联的特定神经元引起现在和过去之间的混淆。“似曾相识”现象可归因于大脑神经通路处理发生的问题。

显然神经系统机构对此没有太好的解释,但科学界却做过以下的解释:感官讯息在到达大脑较高区域的皮质层之前,会先穿越几个路径,通常穿越不同“路线”的讯息到达大脑是在同一时刻,然而也有例外,当讯息不在同一时间到达大脑就造成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过美国未来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和量子学教授加来道雄博士给出了更加令人口瞪目呆的看法,他表示:这一切都是平行宇宙造成的,只有平行宇宙才可以解释这个神秘现象和状态,“似曾相识”是你“在不同宇宙之间转动”这样的能力所引起的感觉。你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世界,却不知道在同一个房间内,有无限多个平行现实世界与我们一起共存。

对于加来道雄博士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其实在加来道雄博士说出这个观点的之前,爱因斯坦对此现象就多次进行过描述,他认为我们生活的宇宙之中,存在多重维度,也存在多重空间。

加来道雄博士举过一个例子:假设你现在正修理一辆自行车,但当你需要一把扳手的时候,你却到处都找不到它,可是你明明才刚刚用过。找了一会后,你会发现它就出现在一个很容易看到的地方,而你刚刚根本就没看见。这个现象表示在那个时刻,扳手附近出现了两个平行世界的时空重叠,扳手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因此你找不到。而当那部分时空不在重叠时,扳手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和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像,可能在某个时间你进入了另一个平行世界,经历了你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当这件事情开始发生时,你就觉得经历过。

虽然这一切看上去有些“怪力乱神”的感觉,许多人会认为这些想法是精神病所幻想出来的,乃至于许多人认为爱因斯坦就是个疯子,但就是这个疯子给人类带来了现代科技的结晶。科学、神学、超自然现象……不是你我屁民所能认知的,不过这一切确实很吸引人,保不齐这些科学家说的就是正确的,只是我们不懂,也不理解罢了。

相关文章

  • 从未经历的事物,却似曾相识,这或许源自于平时世界

    是否您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走在大街上或者前往一处建筑,突然你发现你对这里非常熟悉,好像曾经来过这里一样,甚至一些不起...

  • 你是否如我

    你是否如我般 挣扎于这颠倒世界的颠倒 或许是我醉了 或许是我清醒 你是否如我般 煎熬于这寂寞却享受于孤独 或许是我...

  • 听吉姆罗杰斯《危机时代》有感

    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敏锐的人总能提前一步洞察的危机将要来临,这源自于长期对于世界格局...

  • 手里——字体的风格

    平时记录时,对于文字的编写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手画色彩,这或许对自己的设计字体的理念会有所帮助。 以下字体源自于微信公...

  • 云杉一九七一《永久的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一段传奇的经历,记录一个永久的谜,人们对神秘事物的疑惑,源自于认知的匮乏,宇宙已经存在了亿万...

  • 偶尔迷茫

    或许你是不是也这样 有些经历,于它人,不痛不痒,于已却似涅盘 或许只是因为在这之前所处的世界简单似白纸,遇见的人待...

  • 自信源自于成长经历

    虽然我平时很民主,但每次去超市买东西,我只购买生活需要的,对于孩子的需求,我一般会理性拒绝。 一次刚出超市门口,闺...

  • 某某人

    你好,某某人 或许我们从未见面 或许我们似曾相识 或许在昨晚的梦中你出现在我幻想中的云朵里 或许在鼓楼的巷子里有过...

  • 《教学勇气》第五章阅读记录

    教学于共同体中,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 主体,也就是所谓的第三事物,伟大的事物。 1.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聚集在伟大...

  • 蜗牛

    文/罗桑 蜗牛 探出触须感知世界 它忽伸忽缩 源自于世界的未知 源自于内心的束缚 ——15.9.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未经历的事物,却似曾相识,这或许源自于平时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nw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