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年的知识付费开始渐渐兴起,身边有很多喜欢买书读书的朋友之间的对话,渐渐从“你最近买了什么书?读了哪几本书?”,变成了“你最近买了什么网上的课程?你看完了多少网上?”这样的问题。
我身边就有一个购买网上课程的忠实朋友,她非常热衷于在喜马拉雅、得到、樊登读书会等等这些平台上去买她觉得很有用的课程,发展到后来甚至是一看到推送就会不自觉去付费购买。
我就问她,你这些所有的课都听完了吗?
她说,先趁着刚推出有折扣先买下来,之后总有时间去听完的。
再问他,你是不是现在每天都会坚持去听?
她坦言,这怎么可能,当然有兴趣的时候打开APP收听一下,还曾经时间一长忘记买过这件事情呢。
最后,我又问了她第三个问题,听完之后会做一些摘录的笔记吗?会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去汇总一下吗?
她大为奇怪,说当然没有啦,最多就是用APP自带的笔记功能摘录一下,哪有什么空闲功夫还做笔记呢?反正那些APP上的信息记录又不会丢失,等要用的时候再去找就好啦。
虽然朋友口头这么信誓旦旦地回答,但是我相信那些临时摘记的笔记就和她曾记买过的网上付费课程一样,时间一长也就不记得了,那么所谓的网络更自由更快捷的“无门槛”式学习最后什么都留不下,根本就是一纸空谈。
当知识到达的终端,即个人的大脑时,有一道看不见的“习惯”之门拦住了去路。
人们也习惯于通过外界信息进行对错判断,也容易被包装过的知识形态或获取渠道所迷惑,而忘记了真正需要审视修正“不能有效学习”这一弊病的恰恰是人本身。
02
就如我朋友的例子,她也许马上就会意识到信息时代的付费知识,反而让自己的APP处于更加凌乱纷杂、无从整理的状态,原本碎片化的信息更加零碎儿的问题。
可惜在她没有改变思维,开始正视大脑的“习惯”之前,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再去买一门如何整理碎片信息的工具课程去抵抗之前产生的信息“碎片”。
但是,以“碎片”承载“碎片”真的可行吗?
按照她之前的学习习惯,难免会再问一次以下问题
付费之后真的会学完整个课程吗?
学完之后真的会开始应用吗?
应用之后真的会长期坚持吗?
大家都明白,“旧习惯”之所以顽固,不仅在于没有正确认知“旧习惯”的构成原因,更重要的是“新习惯”没有长期持续的可能性。
人们不切实际地用更多要求堆砌出一个“新习惯”,罗列出了每天要干什么事情的清单。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呢?专注力的降低最终导致的就是“新习惯”的无法延续。
可见“新习惯”成功的基础是在原有生活基础上做减法,而不是自我跃进式地做加法、乘法。
而用“减法”去学习一项技能一门课程也同样适用。
我的另一个朋友,在生活中就给出了特别形象的例子。
她一年前成功变身成为一位辣妈,想为自己的宝宝做一本成长相册,买了很多书和排版教程,给自己布置了很多作业和日程规划,然而几个月过去了,那本相册还是半点影子都没有。
直到我推荐了她一个淘宝工具,她直呼太方便了,只要开放朋友圈权限,对方直接抓取历史图文信息进行排版编辑,自己要做的只是浏览一遍后进行分册和微小调整就好了。
她原本要制定的学习内容因为陌生而显得非常复杂,而现在她做的仅仅是事前记录和事后浏览。这两件事情既不违反她原本的生活节奏,还用“减法”把计划任务进行分割,将不擅长的部分直接丢给了机器。
生活既然如此,那我们个人在希望获取知识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借用这样的方式呢?
答案是肯定的。
03
“减法”个人行为,让每一个动作行为只专注一件事情,是一件理解起来容易,但是实践困难的事。
目前,所有的外界知识都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相关的文章信息的发布或者说知识获取的渠道都是通过手机这样一个电子端口进行,人好像开始适应这样一个智能新型的快节奏时代,同时也被迷惑:信息获取速度越快,个人成长就越快,即使我们只是输入而没有输出。
然而决定人类自身有效学习和个人成长的的真的是科技吗?
《人类简史》中曾经就三次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革命讨论过生物和科技的发展变化,各种事实都证明人类的生物基因其实并没有产生任何的进化,只是通过“语言文化”这一媒介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进程。
根据生物习惯特征,人类都被证实更习惯手写记录,而不是在手机上面随意的收藏一下,这样的行为并不能有效的帮助思考,甚至是有效的解决任何一个深层次的潜在问题。不仅是没有仪式感,同时也将客观发生的事实和主观表达的感受混为一谈,可能在脑内拉锯了半响,最终反而什么都写不出来。
数据机器确实可以帮我们避免一部分重复劳动、信息检索的工作,而真正自己的思考维度、层次才是应该被记录下来,进行反复迭代的有效信息。正如同网上预测科技的进步会替代某些重复性工作岗位中,最不可能的就时进行创意类、及心灵沟通类的工作。
以上,“减法”首先把属于外部数据机器的工作从生活中剔除出去,是不是觉得轻松了一点?现在开始要进一步根据人类大脑活动的方式进一步做“减法”。
因为在每个人在设定目标到开始行动的过程中,大脑都会下意识地在中间设定很多额外要求。
这些额外要求就像是《西游记》中唐僧给孙悟空带的金箍咒,当这些要求没被满足时,金箍咒就开始收紧,原本的行动难以展开,设定的目标也变的遥不可及。
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负责分析思考的左脑,在刚一接触信息时就进行运作,权衡并假设了各种预设条件,这段时间正在原本视觉记忆的右脑工作的时间,两个大脑同时运作反而互相冲突,具体反映就是典型不过的犹豫不决,空有目标而没有行动。
最好的方式如何解决呢?就是人为的把左脑和右脑对应的工作领域给区分开,右脑先接收并记录外界信息的图像、音频,左脑则需要相对理智地进行事后分析,将原本“输入+分析”同步作业的方式,拆分成两个步骤。
如果把大脑形容成一个知识加工工厂,所有的信息碎片的入口首先需要经过右脑,右脑指挥身体进行初步记录的动作,当等到进行产品输出时,信息碎片依次通过左脑进行筛选、打磨,形成一个个完整的知识组件用于之后的构建联想知识体系的储备。
这样的加工式的知识生产必须配备“整体性”的记录作为联系与标记,才能确保去记录整理信息碎片的同时,还能够顺应人类生物本能的要求。
通过知识加工工厂,真正的将知识组件搭建个人知识体系并展示出来,同时找回我们本该拥有却丧失已久的能力——分享。
04
如何将“减法”和“整体”联结,真正成为“有效学习”的利器呢?
答案可能超出预期的简单,只有一本笔记本和一支笔。
当面对以上同样问题困惑的时候,在2018年3月我看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就提出了这一套专注思考并有效记录的极简笔记记录方式——“一元化笔记法”,贯彻这一方法只需要坚持三条原则: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
刚开始第一遍看完,内心和豆瓣下的评论感觉一致,如此简单的道理竟然需要用一本书的厚度来描述吗?
但是当看到作者,奥野宣之,自身应用这套方式10年,不仅记录了180多本笔记,并且在各个专业领域都高效的产出之后,我的内心就开始有意愿地尝试。第一本笔记本一共写了五个月,但从第二本开始,基本上每月就写完成了一本,现在已经逐渐上瘾了,并自愿成为了这套“一元化笔记法”的分享者。
作者提倡的“一元化笔记法”,强调所有的记录都是为了承载以后的输出,是一个以输出为导向,甚至是专注于构建个人知识系统,不分门类地记录下工作、生活、学习各个方面的笔记方式。
所以用一册笔记本记录的方式,解决了当下碎片信息时代和传统教育带给我们的两个最大问题。
不能有效整合和记录信息
不能准确表述自我思想
笔记本作为一个有形实物,用“整体”承载的方式避免了碎片信息学习中出现的丢三拉四,而人们只需要记得做一件事情,就是随身携带。
一元化笔记法首先解决了传统教育给我们带来的一个误区:传统教育是按照专业分科式进行,所有的课本和作业都被要求分门别类地提交,我们不自觉地被养成了固性的思维——一本笔记对应一个主题。
这样的方式应用在碎片时代,反而让我们获取的碎片信息更“碎片化”,甚至还需要多余的脑细胞来思考,我们当时到底把信息放在哪个篮子?
一元化笔记的做法更像是去超市卖场做一次采购,我们根据“目的”清单,将所有我们需要的全部丢进一个篮子里面,等到最后结账的时候才思考:将生鲜放在一个袋子里面,日常用品放在另外一个袋子里面。
此外,传统教育着重于普世理论传播,对于创意联想和深度思考这方面做得明显不足,导致在学校的“闭口式教育”延续到了职场生活中,一味的学习输入、记录,但却无法有效表达自身的观点。
对于这一点,一元化笔记本身记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输出,充分地利用三个原则帮助任何人可以从一个记录者转变为一个分享者。
作者坦言,记录的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会有多余的成分,但是只要定时复看时再利用左脑的分析能力,将信息进行过滤,就会针对于学习目标作出了最好的步骤“减法”——先输入,再分析。
05
一元化笔记法作为一种极简笔记输入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一个输入知识并且宣泄自我观点的缺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踏出了自己的第一步之后,就可以代表了成功。
之后,只需要“减法”心态下的长期持续和利用“整体”做到刻意输入,每个人都可以如原书作者一般进行笔记的积累。它不仅仅是数字的累加,还是一本与之前记录的日记、工作本完全不同的生活志,中间充满了你的个人思想和观点。
而当你在完成一本之后,就会顺利切换到下一本笔记,周而复始地拓展自己知识领域的疆界。
网友评论